【印联传媒网讯】欧债危机严重拖缓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而作为商务办公与商业打印必备的设备,打印机市场在这一风波中首创颇深。受此影响,珠海打印耗材产业面临着不得不寻求转型以保障发展的关口。珠海拥有全球70%以上的色带、60%的兼容墨盒、30%的再生激光碳粉盒组件的完整产业链。同时,企业该如何通过获得技术与市场的发言权,参与全球中高端产业链的竞争,或成为其转型升级的主要课题。
【现状】——“内外交困”全年走势仍看好
也正因为与全球市场的紧密互动,欧债危机的深不见底与美国经济的复苏乏力,让依托通用耗材起家、成品90%出口海外的珠海打印耗材产业遭遇严峻考验。
企业面临“内外交织”的挑战: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涨、制成品价格战加剧、人民币升值与欧元持续贬值等。对于大量中小型企业而言,潜在爆发的知识产权纠纷,更是“隐患”。
“不少企业感到对市场走势‘把握不定’,对未来的预期可能还不如2008年时乐观。”行业专刊《再生时代》出版人李广连总结。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珠海打印耗材企业充分挖掘了从价格较高的原装耗材转为低价通用耗材的市场潜力,转“危”为“机”。但此轮欧债危机发生时,相应的市场转换空间已经有限。另一方面,伴随原装打印机厂家在国际市场受到冲击,它们以庞大的知识产权专利池为武器捍卫市场份额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已有本地企业担心会将卷入耗费巨大时力的专利纠纷。
不过,对全年形势李广连仍表乐观。他认为,打印耗材行业经历了前几年连续每年双位数的高速成长期后,今年本地出口增速料会放缓,但至少会维持个位数增长。
该市科工贸信局工业与园区发展科科长容立雄则透露,截至目前今年珠海打印耗材产业整体出口量同比仍继续增长。他依旧看好欧债危机爆发后,经济实惠的通用耗材对原装耗材产生的替代市场。
去年珠海该行业全年产值超过15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珠海打印耗材行业因产业集中、本地配套能力强,对外地企业的“吸引力”日益增强。曾有不完全统计数据,过去5年间陆续有100余家打印耗材企业从外地包括深圳等地搬至珠海,其中又以民营身份居多。
【瓶颈】——技术与市场缺乏话语权
即便不发生欧债危机,采访中各方均认同珠海的打印耗材产业已遭遇发展“瓶颈”。作为珠海所有行业中唯一一个产业链配套完整、上下游齐全、并在全球能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产业,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在外围市场持续剧烈波动的背景下,如何通过转型升级突破瓶颈并参与全球中高端产业的竞争?
“技术与市场上缺乏话语权”,成为制约珠海打印耗材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去年科工贸信局曾对该行业开展专项调研,结果显示本地贴牌加工企业较多,产品附加值不高,处于产业链的末端,而且多为仿造。一些大企业虽然有自己的产品市场,但是核心技术仍被国外企业所控制。
据不完全统计,本地耗材行业企业共拥有4000余项专利,占国内同行拥有专利总数的75%。2010年,该市前五大专利申请企业中,耗材企业占据4家,共申请了386件专利,占全市近11%。不过就在同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起的19起涉华企业337调查中,涉及珠海打印耗材企业的有5起,占1/4多,主要针对兼容耗材产品。
【出路】往上游延伸打造“专利池”
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珠海打印耗材企业正在实践两条道路:一为往产业上游延伸,走原装打印机厂商的路线;二为不断加大自主创新,申请大量新型打印耗材专利技术,形成“专利池”,通过让原装打印机厂家也掉进自身的“专利池”,从而承接原装厂的生产制造,与原装厂共存。
据了解,在产业链的上游,珠海赛纳已和战略投资者联想在本地投资25亿元建成完整的打印机产业链,并成功推出中国首个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奔图”激光打印机,目前第三代激光打印机也已研制成功。
从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的角度出发,业内有观点认为,珠海目前只是全球的打印耗材生产制造中心,未来可以向全球交易中心的角色发展。
从2007年首次举办的中国(珠海)国际打印耗材展览会,已经成为世界打印耗材行业规模最大的专业展览会。李广连说,如果能建立专业的耗材交易中心,包括网上交易平台实现日日交易,满足国内外买家的采购需求,能进一步扩大珠海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据该市科工贸信局信息,珠海国际耗材采购中心正在规划建设中,已初步选址南屏,预计年交易量能达到40亿-50亿元。
更重要的是,为推动产业链向更高端发展,珠海市去年已出台促进打印设备及耗材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从完善产业链、推动行业关键与共性技术等方面,鼓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背景——珠海打印耗材产品销售覆盖全球
截至去年底,珠海市注册登记的打印耗材企业共有616家,其中与生产、研发等产业链直接相关的企业约247家,零售商为369家。供应了全球70%以上的色带、60%的兼容墨盒、30%的再生激光碳粉盒组件,产品销售几乎覆盖了所有国家和地区。
印联传媒转载自慧聪网
相关阅读:第187期印联培训分享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