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网讯】近日,在报纸或者是网上、新闻上经常会看到类似的新闻,消费者在超市自行选购的标签价商品与实际所付的费用不一致,超市标签与实收价格不符、赠品超出保质期等问题接连出现。
去大润发中华店购买一袋羊肉片,标签上的单价是每袋43.8元,但收费时的购物小票上却显示每袋65.8元,两者之间相差22元。近来,超市标签与实收价格不符、赠品超出保质期等问题接连出现。如果这些事发生在街头巷尾的小店尚可以理解,毕竟其管理不够规范,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问题竟然都出现在正规大型超市中。
大型超市之所以被认为正规,是其经营理念成熟、管理经验丰富、市场信誉良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消费者都愿意到这些大型超市购物。可事实却总不尽如人意,像一些国际连锁洋超市,也是接连出现“标签门”事件。弄得消费者真不知道该相信谁,不管买多少东西,都得细心比对那一长串单价的购物小票。麻烦不说,主要是心里添堵。
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这是商家职业操守的底线,类似于古语的童叟无欺。如果这点都做不到,那又何谈诚信经营呢?就像前文提到的羊肉片标签问题,该店解释为,每袋43.8元是5月17日标出的价格,5月22日这种羊肉片价格调整为每袋65.8元,但是价签没有及时调整。但消费者发现的时间已经是5月27日,就是说有五天时间标签的价格与实际收费价格不符。显然,用工作中的疏忽来解释这么多天没有修改是不合常理的。退一步说,即使是疏忽,为什么每次疏忽都是对消费者不利?显然,店方的这种行为实际上已经误导了消费者,客观上存在欺诈之嫌。
市场竞争激烈,商家的经营艰难可以理解,但无论如何,“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诚信底线不能突破。我们允许工作中的失误,但不能允许有欺诈行为。商家也该清楚,随着社会消费环境的越来越成熟,任何不诚信行为都是对自身形象的一次伤害,到头来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印联传媒转载自慧聪印刷网
相关阅读:第187期印联培训分享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