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网讯】在“互联网+”“供给侧改革”的大趋势下,“印刷+智能”成为印刷周上最为热议的话题之一,被业界认为是印刷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用手轻轻一提,酷似石膏头像的纸艺作品就像手风琴一样拉开变形,这不是魔术,在日前举办的2016中国(上海)国际印刷周上看到的一幕。当天,在“纸上·至上艺术”展区,各种各样的纸艺作品宛如用纸变的戏法,格外引人注目。
不只是让人叹为观止的纸上艺术,在会场,感受最多的是创新、融合、发展,是对印刷业转型的探索和变革。正如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梁成林说:“当前印刷企业必须顺应绿色发展需求,否则必会被社会发展大趋势所淘汰。”
智能印刷加速印企转型升级
在“互联网+”供给侧改革”的大趋势下,“印刷+智能”成为印刷周上最为热议的话题之一,被业界认为是印刷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以及供给侧改革为印刷行业解决目前困局,既指明了方向,又提供了解决方法,那就是"印刷智能工厂"。北人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培武说。
当前,国内印刷业增长趋势逐年放缓,利润降低。2014年增长速度是5.3%,增长率低于GDP。与此同时,工人工资连年上涨,用工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还出现“用工难”“用工荒”。如何转型升级,持续发展?张培武表示,必须走智能印刷工厂之路。
张培武分析,构成智能印刷工厂的关键要素有信息系统、智能物流设备、云平台服务等重要单元,具体实施需要政府引导,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同时,要以市场为主导,依靠创新驱动,以满足印刷企业的需求,提高行业工艺和管理、生产水平为主要的发展和研发方向。
尽管当前实施智能印刷工厂存在诸多困难,但张培武坚信这是大势所趋,因为智能印刷工厂的优势显而易见,一家年产值2亿元人民币的深圳包装企业,经智能化改造后,成本下降35%,人员减少40%;其二,一个速度为7000本/小时的书刊生产车间,原有工人20人,智能化改造后仅需7人,生产效率最低7000本/小时。
纳米印刷或可颠覆信息产业基础
普通的墨水打到印板上很快就会磨掉,报纸要印到数十万份,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在现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主任宋延林抛出的问题,立刻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纳米颗粒复合增强的技术,原理也很简单,就像我们铺柏油马路,提高它的耐磨性。只是这个颗粒必须小到纳米尺度,就是几百个纳米以下,这样才能保证在打印过程中,确保它的流畅性。”宋延林说,这个既简单又环保的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感光成像印刷出版技术的缺陷。
宋延林表示,困扰印刷业很久的污染问题,通过新的纳米材料为代表的新技术,也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还是受大自然的启发,如自然界漂亮的宝石、蝴蝶的翅膀,这些颜色不是染料产生的,而是结构色彩,因为纳米自身的结构,完全没有色素的影响。我们通过合成不同的纳米颗粒,控制纳米颗粒的尺寸,可以得到不同的颜色,而且颜色还不会褪色,光泽也非常好。这就避免了染料、颜料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我们逐步将印刷精度缩小至几十个纳米线宽,未来或许可进一步掌握芯片加工技术。因为芯片加工,最核心的就是线宽问题,这将从根本上颠覆信息产业的基础。”宋延林说。
印联责编: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