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资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周三将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重新纳入了其年度“恶名市场”名单,这距离淘宝从名单中除名仅仅过去了四年。
根据USTR公布的报告,目前淘宝网上的假货“多到令人无法接受”的地步。报告指出,假货不仅对美国创意、创新产业构成严重的经济威胁,诸如汽车零件等低劣彷造品也对不知情消费者带来潜在的公共健康威胁。一家大型汽车制造指出,阿里巴巴平台上至少有95%印有自家公司商标的产品疑似为假货。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Michael Evans在一则声明中称,“我们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决定深感遗憾。他们无视了阿里巴巴在打击假货方面所做的实际工作。”
首先来看看“恶名市场”是个什么鬼?上了名单意味着什么?
恶名市场(Notorious market)名单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汇集了包括世界各地的贩卖侵权物品的市场及侵权网站。
一旦上了这个名单,就意味着被背上了“美国政府认定的假冒伪劣集散地”的名声。所以上了榜的各家公司都很紧张。
虽然USTR在2011年2月才发布了第一版独立完整的恶名市场名单,但是早在2006年它就开始在Special 301报告里出现,汇集了全球数十个“帮助销售盗版及伪劣产品”的在线或实体销售渠道。
到2010年,USTR宣布要把这个名单独立拿出来单独发布,以便提高公众意识,指导有关的贸易措施。于是就出现了后来的“恶名市场”名单。
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角度看,恶名市场名单有一定的价值。不过因为这份名单是USTR站在美国相关法律和执法环境的立场、单方面所发布的,因此并没有在其他国家得到足够的认可。
2011年12月,新华社就曾发表评论,认为美国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展开所谓“维权”行动,以“美国标准”单方面发布“恶名市场”名单,有失公允。在很多中国专家学者看来,此举根本上是在推行美国贸易政策,维护其全球话语权,以影响今后全球贸易基本走向,最终维护美国利益。
淘宝与“恶名市场”
淘宝和恶名市场的“渊源”可不止4年那么短。
早在2008年,USTR就在其Special 301报告中列出了淘宝和阿里巴巴。到2011年“恶名市场”名单独立出来后,淘宝果不其然又在上面。
虽然这个名单其实没有强制的法律约束力,但在社会公众里影响比较大。一旦背上很可能会影响阿里巴巴之后的上市进程。(用IT评论人谢文当时的话说:有可能上不了市,投行怎么推荐呢?推荐一个被美国政府认定是黑名单上的企业,鼓励你们投资,这说不通。)
为此,阿里巴巴颇为头疼,不得不与美国的各个相关组织接洽,还聘请了USTR前总法律顾问詹姆斯·门登霍尔(James Mendenhall)来协助游说。
经过一番游说、打假的努力后,终于在2012年,USTR将淘宝从名单中除名。当时USTR说:“今年的名单也展现了一些2011年12月那一份报告发布后的积极变化。比如中国的网站淘宝,已经显著减少了网站上销售的侵权产品,并承诺将进一步简化对假冒商品的投诉通道。
但事情就这么完了?并没有。
随着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投资者愈加关注其平台对假货的监管问题。在2015年4月份,美国服装与鞋类协会曾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交了投诉,再次指控阿里巴巴售假问题严重,希望USTR在2015年的报告中将淘宝列入黑名单。
不过,USTR并没有在2015年的报告中加入淘宝,而是说:将加大对阿里旗下消费购物网站的关注力度,并警告阿里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制止网站出售盗版和假冒伪劣商品。
但阿里巴巴躲得过2015年,没有躲过2016年。
这些中国公司都入选过“恶名市场”:
中国公司在这份名单上的比重着实不小:
百度和淘宝都在2011年进入到第一份“恶名市场”中。之后,包括搜狗、91无线、北京秀水街、北京海龙电子城、上海杨浦颐高数码城、深圳罗湖市场、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香港女人街等也进入名单。
在2015年“恶名市场名单”报告里,又新增了上海七浦路市场、深圳罗湖商业城、广州金龙盘市场和汕头澄海市场。
其实中国官方一直不承认这份恶名市场名单。
中国商务部此前曾对美国发布“恶名市场”名单做出回应称,报告措辞模棱两可,既没有确凿的证据,也没有详细的分析,是非常不负责任和不客观的。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认为,美方一直发布“恶名市场名单”,中国市场却越来越规范,“这不是因为美国指手画脚,而是中国自主进行的自我规范和发展”。赵萍坦言,中国确实存在假货问题,但许多市场也在努力打假、保护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