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网讯】近日,据媒体调研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报告,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是,全国首家以非遗传承、创新为办学宗旨的南京非遗学院,即将在今年10月份挂牌。
国内古籍全修复好,需要3000年
古籍不同于一般的图书,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的血脉,凝结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结晶,但时间的流逝却让大量古籍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如破旧、泛黄、霉变、虫蛀……如何破解古籍之殇,让藏之深山、束之高阁的古籍“活”起来,延续文化命脉?
在位于莫愁中专古籍修复中心的对外修复工作室,作者看到数名年轻的修复技师正对一页页残破不全的古籍进行精心修复,经他们手的每一页纸张都至少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正是他们日复一日地修复着一本本破旧不堪的古籍,才让众多早已无法翻动页面的古籍善本重获新生。这让前来调研的民进江苏省出版传媒工作委员会9人,大开眼界,并啧啧称奇。
摆放着书锤、毛笔、镊子、糨糊等古籍修复工具的工作台陪伴着修复技师梁娟,她正小心翼翼地复原出残卷中的文明记忆。她告诉作者,每一道修复程序都要细致万分,所以一天最多只能修复20页左右。
莫愁中专副校长章学军介绍,随着时间流逝,古籍破损消亡,保护形势严峻。但国内古籍修复高端人才非常紧缺,如果要把所有的古籍善本修复好,需要3000年。
非遗学院“选定”莫愁中专
南京非遗学院选定落户莫愁中专,离不开这里十多年默默传承非遗。
莫愁中专校长杜迎新说:“这15年来,我校的古籍修复专业,已修复3000多件一级古籍,修复古籍总量达1万多册;培养学生近600名。南博、南图、南大图书馆等都有我们的毕业生,并普遍受到好评。”
江苏名校云集,但开设古籍修复相关专业的却仅有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寥寥数所。2001年,莫愁中专校在全国率先开办三年制中专古籍修复专业,使得原本“私相传授”的古籍修复技艺,与学校教育初步结合起来,成为这个领域真正意义上的拓荒者。
该校在教学实践中,还独创古籍修复“十八项技能”,制定了古籍修复中级工、高级工考核标准,填补了行业里的空白。2013年,学校打通升学瓶颈,古籍修复专业学生可通过“专转本”,升往晓庄学院和金陵科技学院就读二本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古籍修复的基础上,学校还逐步向书画复制技术与修复、雕版印刷、金陵剪纸、篆刻等“非遗”课程拓展。
除了古籍修复,还能学云锦修复与制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南京共有20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以上非遗项目有150个,进入国家非遗目录的达10个。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振兴传统工艺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三五”规划提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这些都成为全面提升非遗保护的理由。将非遗项目引入大学,甚至是开设非遗大学,让高校肩负起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成为南京探索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
根据规划,南京非遗学院将依托莫愁中专,在河西南部打造一处60多亩的新校区。莫愁中专古籍修复中心主任王燕透露,在该校现已开设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五年制高职专业基础上,南京非遗学院拟增加开设民族传统技艺、文化创意与设计等专业。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增开云锦修复与制作、陶瓷修复与制作方向。
“南京非遗学院的成立,意在让非遗传承成为人群的传承,而不仅是单个的传承人的传承。”南京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修版、补版缺人才,可开设雕版相关专业
对传承非遗文化,民进江苏省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作协原副主席薛冰是个“内行”。
薛冰认为,原有的非遗的传播中,有的师傅不愿传或不会传,甚至不传全,而南京非遗学院一旦设立,将能实现非遗传承的规范化、标准化。“编制一套规范化的教材很关键。”
薛冰很推崇“活态传承”。他特别提及,南京非遗学院的专业设计要重点考虑“雕版印刷”专业。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薛冰透露,历史变迁中,雕版印刷后来被低成本的活字印刷方式所排斥。但如今传承传统文化,对古籍的重新重视,让雕版印刷有了生命力。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有18万片雕版,浙江图书馆有5万片,但这些雕版很多版片残破严重。“修版、补版很重要,这方面的人才很缺。”
薛冰还呼吁,传承技艺可以“不变”,但南京非遗学院打造文化创意产品一定要有所创新,融入现代生活的产品,才能实现批量生产。“比如,笺纸是古代书信最富特色的载体,如今就很受现代人的欢迎。”
应用型人才文博单位入编,不应设学历门槛
“南京非遗学院,肯定将成为南京手工艺大师的‘摇篮’。”民进江苏省出版传媒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万俐憧憬。
他说,南京打造一所非遗为主的学校是民族文化的需要,莫愁中专有能力建好这所学校。
万俐说,非遗教材,他不担心,因为江苏有很强大的专家队伍能写出这套教材。但教育部门给“3+4”的本科指标很关键,需要政府层面有强力的规划扶持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民进江苏省委委员、民进江苏省委参政议政处处长董淑亮告诉作者,他们将呼吁解决目前文博单位应用型人才难入编的问题,“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应用985、211这些文凭学历来限制入编。”
印联责编: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