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印联传媒–快印常识

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的区别

时间:2015-03-17 14:23:23来源:印联传媒

  【印联传媒网讯】古代经书大部分是“雕版印刷”其实比较今天以电脑造材、电子造材技术为标注的新兴的技术革命来说,中国古代发明的古物印刷术也是不亚于今天的技术革命。这其中就包括“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技术。从这项发明出现的时间来看,“雕版印刷”要比“活字印刷”早的多,从使用的范围上看,“活字印刷”在中国古代的印刷比例占比小,而且它所印刷的内容是比较边远,在传播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特别是古代经书时,大部分是“雕版印刷”。

  因此,中国印刷术中除了“活字印刷”还有“雕版印刷”。

  在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中写道,“文字发明后,人们尝试过多种书写材料。如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龟甲和牛骨”,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比较早的殷商时期留下的音古词,是刻在龟甲或者牛的骨头上,但是那是当时为了一些特殊需要,而不是人必须要拿刀去上面写字。

  那么下边的问题就更严重了:“其次是将文字铸刻在青铜器和玉石上。”用青铜玉器记录日常的文字,那更愚蠢了,也是不可能的。将文字符号刻在青铜上,要通过找铜矿、铸铜器、制作合剂、再制作坚硬材料刻字,这是何等艰难。青铜器上铸刻铭文只是写一些纪念性文字而已。

  普通传递信息或者记录信息是我们晚一点看到的,就是在春秋时代的竹木简刻字。不过实际上普通老百姓可以采用更简单的办法,比如北方比较常见在桦树皮上写字。

  四大发明的说法是从西方人那里来的。在《新工具》一书里提到了三大发明,书中说印刷术,这个翻译是准确的。马克思谈到的四大发明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不是活字印刷。恩格斯谈的是磁针、印刷、活字、亚麻纸,虽然有个活字但是显然它跟印刷是并列的,那他在里面谈到的可能是东方输入的一些技术。

  美国学者编写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新传》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印刷术的书籍,他说:“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对现代世界的行程,曾起重大的作用”,其中“造纸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的教育成为可能”。这是作者卡特在美国研究印刷术的时候谈到的,书中写的是“印刷术”而不是“活字印刷”。

  元代将泥活字改为木活字提高了活字印刷使用价值

  西方的活字印刷普遍是15世纪以后才出现,更多是在16世纪,而早在中国的宋代就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

  那么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是不是真的既经济又便捷、快速?

  北宋中期沈括写的《梦溪笔谈》,在元代的一个刻本的第十八卷里,有一条叫“技术门”,讲“百印书籍”,“百印书籍”就是用雕版来印刷书籍,这句话为我们判断雕版印刷术产生于什么年代提供了依据,就是说唐朝时雕版印刷还不是很兴盛。在北宋顺义年间,活字印刷又为模板。我们现在看到的《梦溪笔谈》就是战国的写本,秦汉的写本,不同程度都有一些划痕。

  我们找最后的结论看,虽然沈括说“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就是说印两三本书的话着实的不方便,若是印数十百千本就好用了。在语言表述上这只是一种虚拟状态。虽然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成就,但其并未在较大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玉堂杂记》是作者周必大讲的28句28条,每一条都是很短三十几个字,于是他自己尝试印了一下,一共就印了28句,但那是好奇所为,并不代表着南宋时期普遍使用。

  元代的王祯改革了这项技术,把沈括的泥活字变成了木活字,活字印刷从此才具有了较大的使用价值。

  从北宋时期开始到南宋,留下大量的出版书,南宋的印刷量很大,没有看到一个北宋的。大量元代的书籍也留了下来,都是雕版。活字印刷的出版物实际存在的我们可以参见个别人偶然做到但完全没有商业化的应用,但是雕版印刷术不仅商业化,而且是大批量的使用。最典型的在今天福建的建阳书厂,畅销全国而且跨洋过海远销到高丽、日本,明显说明它是有商业资源的。

  雕版印刷工人只需分清黑白就能完成排版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一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第一,“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要看这字的厚度。中国古代的铜钱硬币边缘都比里面的文字高一块,制作起来是极其困难,不好拿。把这个做好了以后用火烧一天就把它烧硬了,烧硬了以后第二个工具是拿一个铁板,把松脂蜡和纸灰搅拌在一起覆盖在铁板上面。

  为什么要覆盖在铁板上面呢?因为要把一堆活字就是薄如钱唇的东西放在铁板上,铁板有铁框,然后就密密地把字一个个摆上,摆满这就是一个板,然后“待就火炀之”。

  摆平了后在上边刷墨,刷完之后把纸再盖上,然后再刷纸的背面,把它揭开就出现一页书了,所以这个字需要的都是反字,跟我们现在刻字是一样的。那么如果摆不平刷墨后,放上纸再印时,就会包墨不均,或者根本没有,读者阅读时的视觉效果不好。

  毕昇最初尝试时,这个问题他解决的非常好。他说,“待就火炀之,药稍熔”,即铁板一导热药熔化成糊状,这时把字摆上,然后用一个铁板压它。这样印版最后的平整程度取决于它上边压铁板的程度。

  那么毕昇这么好的技术后来怎么没推广呢?因为每一个步骤都妨碍效率。

  所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的假设是不成立的。这个工艺挖个土都特别慢,更不要说这个薄如钱唇的字和涂料粘上之后活字印刷的技术了。字要稳固,意味着把它烧热了放在铁板上,等烤化后把它按平,按平后等它凉了之后再印,凉了它就凝固了,要想再印就得再用火烤,再把它拿下来,太过麻烦。所以说对汉字来说很难使用。

  雕版印刷,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画,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画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从这个技术上说,活字印刷要求汉字排字工人必须认真,但是雕版的工人只需要有认字的人把字写在木板上,工人只需要看出哪是黑哪是白就行,留下黑处,去掉白处。

  活字印刷的基本原理就是要把活字重复使用,把字按照一定的规律摆到架子上,下次再能用的时候直接用,相对于毕昇的泥活字来说基本上不可能。

  铜活字印刷在用铜有严格限制的年代很难实现

  活字印刷直到明代中期一度可能比较好。在江苏的无锡,到今天上海长江三角洲这里,就有一批人是用过活字,不过最后失败了,就是它在效率、字量几个方面综合比较起来,数量感觉少。

  那时宋代的雕版印刷发生了巨大的技术革命。此前,刻字更像手写的书法。宋代时出现了一个技术竞争,就是把字体改变了,改变成横平竖直,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印刷字里边的纵字。

  如果雕版印刷不改变,活字印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它改变了。到了万历年间,中国的雕版印刷的绝大多数书籍,印刷字是宋体了。

  后来活字印刷在中国一些家族势力比较强大的省份印家谱,家谱相对来说印刷的数量比较少。印大量书籍时,印完后就马上拆掉,拆掉就要马上弄第二版是不可能的。中国雕版印刷的巨大技术优势就在于,版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保存几百年。

  一直到清代后期,西洋的活字印刷技术传入中国时,中国的活字印刷只保留了很小一部分印刷厂。

  明代正德年间有幅图,现在还把它称之为铜活字,但我的观点它不是。这里写着叫“活字铜板”,所以他们认为这字是铜做的。但它不可能是铜做的,从技术来看,它由板和字两部分组成,所谓活字说字是活字,所谓铜板是下边垫的那个板是铜的。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钱币是铜的,理论上来说,每个铜钱的价值和等值的铜是相等的,但是中国的铜资源到宋代后就很匮乏,因此宋代开始就大量使用纸钱了。对于民间用铜,国家也有严格的限制,如大清民间制铜像是绝对禁止的。记载说长江三角洲有大量的铜版印刷是有问题的。除去铜资源不足外,还有是造价太高。一部铜活字印刷的作品相当于20万两银子,20多万两银子如果印出来效果好也值,但是印出来并不好。

  但为什么福建人觉得可以用铜呢,因为任何时代都会有一些奇怪的人做奇怪的事,但是我们为什么说不行呢,按照很多学者的说法就是嘉靖年间、正德年间前后这样的书就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出现了。长江三角洲一代人杰地灵,聪明的人们怎么会干这么不合算的事呢?所以有些事情我们用最简单的办法就可以判断出来。所以说历史真的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快印资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