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印联传媒–焦点关注

2015年的互联网圈 “在一起”的主旋律根本停不下来!

时间:2015-12-28 16:17:58来源:印联传媒

  【印联传媒网讯】2015年的互联网圈,“在一起”的主旋律根本停不下来。而记者观察发现,几乎每个合并案的背后,都是资本运作在推波助澜。在这些合并中,或是投机机构看不到企业发展的方向,急于套现走人,或是为了今后更丰厚的回报率而做打算。
 


 

  几度擦枪走火甚至撩膀子干架的竞争对手也能一笑泯恩仇,这事儿你信吗?

  “滴滴快的”、“58赶集”、“携程去哪儿”、“大众美团”、“世纪百合”,一桩桩“联姻”让人们相信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资本的力量至关重要。

  滴滴&快的:

  爱恨就在一瞬间

  如果列举2015年的这股合并潮,第一个要说的必然是滴滴与快的这对打车软件的结合。

  2月14日,甜蜜的情人节当天,原本势不两立的滴滴和快的却出人意料地宣布“闪婚”——实现战略合并。

  当时的新闻稿称,新公司将实施联合CEO制度,滴滴打车CEO程维及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将同时担任联合CEO,柳青任总裁。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据柳青透露,这个名为“情人节项目”的联姻合并,从启动到最终完成只有22天,创造了未上市公司合并的纪录。

  从冤家急速转变为甜蜜爱人,除了战略上的需要,更多的是投资人和资本意志在推动。

  快的打车CEO吕传伟的内部邮件对此直言不讳,“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合并是所有投资人的强烈愿望。”

  可以说,此前两家掀起的大规模烧钱大战都是资本在支撑和推动。从2012年下半年到2014年12月,包括天使轮在内,滴滴和快的均已融资5次。

  从融资对象来看,滴滴的A轮是金沙江创投投资的300万美元,B轮是腾讯1500万美元,C轮则由腾讯以及中信产业基金投资,金额为1亿美元。一年不到,2014年12月,淡马锡、兰亭投资、DST、以及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一起投资了D轮,金额为7亿美元。

  快的的A轮则由阿里资本和经纬中国分两次投资,共融资800万美元;B轮则是阿里与经纬一起投资,金额在数千万美元;C轮的金额不详,据说在上亿美元,阿里参投;就在宣布合并前不久,快的还完成了D轮融资,由软银领头,阿里、老虎环球基金参与,共投资6亿美元。

  尽管两大打车软件巨头不断成功获得融资,但烧钱的速度已经让资本方和创业者难以承受。

  业内人士分析,两家打车软件公司自2012年创立以来,风投资本已进入第四轮,已到了考虑如何退出的时候,通过合并做大实现IPO上市,投资方将成最大受益者。

  易凯资本CEO王冉当时在微博上表示:“这是理性的选择,也是资本意志的选择”、“原来不间断血拼的路是死路一条”、“不合并,几乎没有投资人会愿意再轰一轮”。

  不过,此前有消息透露,阿里巴巴曾强烈反对合并,只是投资人在其中使尽各种“招数”,马云才最终“屈服”。

  而到了今年1月,当滴滴和快的进入实质性的谈判阶段时,腾讯和阿里达成了一个默契:谈判的主导权归创业公司,但要对腾讯和阿里公平对待。所以滴滴和快的两家公司主导完成了谈判,对于腾讯和阿里也有平等的安排。合并后新公司的7人董事席位中,腾讯、阿里各占一席。其余席位由双方公司高管以及VC获得。

  合并至今,吕传伟已渐渐淡出了滴滴快的,鲜少露面,而滴滴快的的名称也更新为“滴滴出行”,但投资人想一统“天下”的梦想还未实现,因为市场中又出现了百度系Uber这个新对手。目前,双方在专车领域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厮杀,烧钱补贴还在继续。

  58同程&赶集网:

  十年宿敌终成果

  相比滴滴和快的速战与速爱,58同城和赶集网则是纠缠十年才修成正果。

  2015年4月17日,58同城正式宣布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获得赶集网43.2%的股份(完全稀释后),收购代价是3400万份普通股(合1700万份ADS)及4.122亿美元现金。

  即便在中国互联网企业频频强强联手的今天,58赶集的牵手也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因为双方的争斗历史是如此漫长。一斗十年,由于没能先于58同程上市,赶集网最终落得“被并购”的下场。

  在发布会上,杨浩涌称,卖出去的43.2%的股份都是属于投资人的,自己所占的赶集网股权并未有任何变化。

  由此可以看出,投资人想要二者合并的意愿有多么强烈。清科私募通数据显示,赶集网共获得6轮融资,共获得超过3.86亿美元投资。其中,2009年,蓝驰创投向赶集网A轮投资800万美元;2010年,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和蓝驰创投向赶集网B轮投资2000万美元;2011年,今日资本和红杉资本参与C轮7000万美元投资;2012年,获得两轮9000万美元投资;2014年8月13日,获得F轮老虎基金和凯雷2亿美元投资。

  58同城也是一共获得6轮投资,共获得超过1.4亿美元投资。其投资分别是2005年1月1日蔡文胜的天使投资;2006年2月1日,获得赛富投资基金的480万美元A轮投资;2008年6月1日,获得赛富投资基金4000万美元的B轮投资;2010年5月5日,获得赛富投资基金和DCM 1500万美元的C轮投资;2010年12月9日,获得华平和DCM 4000万美元的D轮投资;2011年8月4日,获得华平4200万美元的E轮投资。

  虽然二者幕后的投资方并无交集,但从之前披露的信息来看,赶集网的投资方可能更倾向于二者的合并。

  据悉,包括老虎基金在内的投资机构曾多次撮合58同城和赶集网的合并,58同城一度给赶集提出了换股的并购方案,比例为3∶7、4∶6,甚至可能是5∶5。对此,姚劲波乐得其成,但赶集网的创始团队并不接受。

  此外,赶集网的投资方之一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也是促成合并的好手,此前土豆与优酷的合并就是出自其手笔。

  徐新在某论坛上就表示,之所以会有合并潮,一是因为行业竞争到最惨烈的程度,一定是第一和第二联合起来,这是公律,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资本没耐心了。

  “我给你10亿美元,烧完以后你又来要钱了,什么时候是头?什么时候可以赚钱?如果你自己有现金流,你心里不慌,如果没有现金流,资本的耐性是有限的,他会撮合你们合并。”徐新说,“项目拿不到钱会死,可两家再打下去大家都会死,这时候双方就会坐下来谈,把骄傲放下,把价格谈拢,只要坐下来,就有机会谈成。”

  大众点评&美团:

  抱团取暖过寒冬

  国庆长假过后的第一天,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的联姻故事终于尘埃落定。有了滴滴快的、58同程与赶集网等公司的前车之鉴,大众点评与美团再次上演“相杀到相爱”戏码似乎并不令人意外。

  资料显示,2003年4月,大众点评网成立于上海,是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信息及交易平台,也是全球最早建立的独立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而美团网则成立于2010年3月,是为数不多的百团大战幸存者之一。

  二者相比,美团重交易,收入来自扣点,而大众点评倾导流,以广告模式为主。虽然美团和大众点评尽可能地走差异化路线,但涉足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基本一致,且两者都处于跑马烧钱的阶段。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双方在酒店、电影、婚庆等领域的竞争日益白热化,甚至出现一线员工武斗等恶性竞争事件。

  而这无止境的恶斗,在双方背后的共同投资人红杉资本看来,无疑是“心在滴血”。

  合并之前,大众点评共完成6轮融资,分别是:2006年,红杉资本的首轮100万美元投资;2007年,Google投资400万美元;2011年4月,挚信资本、红杉资本、启明创投和光速创投联合投资1亿美元;2012年,获得第4轮6000万美元的融资。2014年,腾讯4亿美元战略投资大众点评,获得20%股份;今年3月,大众点评确定了新一轮8.5亿美元的融资,投资者包括小米、腾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万达集团和复星集团。

  美团方面则进行了4轮融资,分别是2010年时,获得红杉资本A轮1200万美元投资;2011年7月,获得阿里巴巴和红杉资本的B轮5000万美元投资;2014年5月,获得3亿美元C轮融资,领投方为泛大西洋资本;今年1月,获得了一笔7亿美元的融资,但并未公布投资方。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美团已经进行过4轮融资,红杉依旧是美团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从A轮开始每轮融资都有参与。

  分析人士认为,美团和大众点评都没有躲过“三处硬伤”:第一,双方都还在烧钱,烧资本的钱;第二,谁先IPO,对另一家都不会是好事;第三,有共同的投资机构红杉资本。其中,大众点评已经超过10年,任何早期投资的PE、VC耐心也都磨得差不多,基金也要到期了。

  再加上当下,制造业、零售业等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和海内外股市大幅下跌,已经波及蔓延到了互联网行业的投融资,尤其是那些多年依旧大量“烧钱”的O2O创业项目。美团和点评的合并也是“无奈之举”,颇有“抱团取暖、共度寒冬”的意味。

  对公司来说,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避免二者的直接竞争,延缓烧钱,但并不能阻止O2O行业的进一步厮杀。新美大还有两个强大的对手——百度糯米和阿里口碑。

  携程&去哪儿:

  资本腾挪促合并

  从2014年底开始,携程、去哪儿牵手的消息曾数度曝出,一再触动业界的敏感神经。10月26日,即便在外界看来,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似乎并不情愿,但在其大股东百度的首肯以及配合下,携程与百度之间经过一系列资本腾挪,实现了与去哪儿的间接“合并”。

  交易完成后,百度将拥有携程约25%的总投票权,成为携程第一大股东;携程将拥有约45%的去哪儿总投票权;而去哪儿网则由之前百度的“儿子”降级为“孙子”。

  从百度角度看,此次合并,美团点评事件是导火索,对百度O2O战略造成一定威胁,也加快了携程去哪儿的合并进程。

  六人游旅行网CEO贾建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携程和去哪儿的合并更多的是资本驱动。”

  身为背后的大股东,百度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通过资本运作,将原本互打价格战的携程和去哪儿结成一家,并成为在线旅游背后的“终极大Boss”。

  近年来,百度一直在移动端深入展开布局,手机百度、百度地图、百度糯米三大移动入口均全面推进与在线旅游相关服务的接入。通过此次交易,百度进一步扩大了其在百亿美元级旅游O2O市场的战略地位,并能加速实现与百度糯米、百度外卖等其他O2O业务板块的协同。

  “百度这项交易的重要性不亚于当年对91的收购。从资本的层面看,这是一次极其高明的资本运作,百度既保证了在这个由三家公司组成的在线旅游利益共同体中的绝对话语权,又以一种‘不那么强势’的姿态顾及了交易中各方的感受,最终促成了交易的完满达成。”温莎资本合伙人简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贾建强认为,对于携程和去哪儿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去哪儿,长期的价格战导致严重亏损,合并后能够降低价格战的消耗,也会带来比较好的影响。

  事实上,不仅仅是百度,双方的其他投资者在很早之前就一直希望二者合并成为超级OTA的想法。据此前媒体报道,来自美国SEC的文件显示,携程原第一大股东奥本海默基金已经抛空其持有的携程股票。在此之前,奥本海默已大笔买入去哪儿股票,截至去年10月31日,奥本海默通过旗下基金购入了去哪儿562.65万股普通股,占同类型普通股总量的14.3%。根据纳斯达克最新公布数据,目前,奥本海默稳居去哪儿第一大股东宝座。

  另一边,原为去哪儿大股东的美国知名长期投资机构T.Rowe Price Associates在2014年第四季度,也卖出去哪儿近80%的股票转投携程。截至去年年底,T.Rowe Price Associates摇身一变成为携程第一大股东,持股1937.3万股。当时,分析师就猜测,大股东的资本流动向市场透露出一个信息,携程、去哪儿可能进行合并,如今,这些资本们终于如愿。

  世纪佳缘&百合网:

  中概股回归新样本

  做了多年的“互联网月老”后,世纪佳缘和百合网为自己做媒,最终在资本的驱动下走到了一起。

  12月7日晚,世纪佳缘和百合网宣布达成合并协议,百合网全资子公司LoveWorld将以每美国存托股(ADS)7.56美元的现金对价收购世纪佳缘,后者作价2.52亿美元。

  众所周知,世纪佳缘、百合网是婚恋市场的两大平台,而前者的市场份额要大于后者。数据显示,二者在婚恋市场的份额占比分别达到27.6%和15.3%。

  然而,这次却是百合网“反向并购”世纪佳缘,这种不寻常的逻辑要说是“纯粹的爱情”导致的闪婚显然没人相信。

  闪婚背后承载的其实是世纪佳缘从美股退市并在国内上市的战略。

  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世纪佳缘估值一直不高,原因是美国没有类似成功案例,回归国内市场是世纪佳缘一直所期望的。

  事实上,从世纪佳缘CEO吴琳光对外的公开表态也可以看出,他一直想要从美国退市,并回国上市,同时也在试图寻求最佳的回归方式。

  今年3月,世纪佳缘接到宏利联合创投基金的私有化要约却迟迟没有实质性动作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如果按照传统的私有化路径走的话,一般需要经历私有化-拆除VIE结构-申请国内或者借壳上市这三个历程,而这每一步都需要不短的时间去完成,整个完成短则一年,长则两年。这些是吴琳光选择退市回国的顾虑。

  显然,这次吴琳光找到了最佳方案。根据双方的协议,为了促成合并,百合网将向世纪佳缘存入1.5亿元,这笔“嫁妆”将被用来支付合并的部分对价。这样可以加快其从纳斯达克的私有化进程,同时,通过已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百合网实现借壳上市。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世纪佳缘在形式上成了百合网的子公司。

  但这个看似完美的资本运作并不能掩盖二者在业务上的“不和谐”。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双方在业务发展上存在合并的悖论。据了解,在稀释股权、完成一轮徒有其表的融资后,百合网宣布,线上免费。但线上收入却是世纪佳缘赖以生存的盈利模式,过去几乎创造了90%的利润。

  一个免费、一个收费,这种相悖的业务分歧在合并后如何走目前还不得而知。世纪佳缘CEO吴琳光在内部信中的说法是,两家公司仍独立运营。

  此外,华尔街的麻烦制造者们已经出动了。就在两家宣布合并后,美国一家律师事所务事就公开宣布,将对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世纪佳缘整体向百合网子公司出售一案的“公平性”展开调查。目前,这项调查还在进行中。

 

印联责编:星星

印联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