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内容摘要】对于智能手机,相信没有人觉得陌生。而智能手机作为网络终端对互联网商人的影响,恐怕没有多少人注意过。商人的敏感使“数字巨人们”早就发现了智能手机这块粘连着海量终端用户的市场,新浪、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亮剑,深度介入智能手机生产环节,从合作定制到自主研发操作系统,巨头们“制造”一款智能手机突然变成了一种潮流。
早有消息称,腾讯正在考虑开发自主品牌QPhone手机及其操作系统。根据资料,腾讯计划面向手机厂商推出Q-Service整合方案,同时与英特尔组建合资企业,共同研发运行MeeGo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新产品。
7月21日,台湾智能手机生产商HTC与新浪在北京联合发布了首款新浪微博手机-微客。除了HTC品牌,这款手机的机身下方还设有一枚硬件按钮,上面直接印有新浪的logo,点击后可启动新浪微博。HTC中国区总裁任伟光表示,这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代产品,未来这样的“社交手机”还会有第二代、第三代。
7月28日,阿里云手机正式发布。阿里巴巴在手机终端上的布局,即通过阿里巴巴的云OS操作系统以及支付宝、旺旺等客户端,打造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其首款与天语合作的阿里云手机采用了其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并瞄准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云计算领域。
7月29日,李彦宏称,百度正在秘密开发智能手机。
聚焦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巨头们做出了相近选择---自主开发软件(界面)+硬件合作伙伴。凿开一条通往移动互联网的道路。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现在互联网公司急于切入终端市场的主要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增加用户的粘性,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市场扩大版图,至于方式,有人选择占领终端,有人选择占领操作系统,这都是不同的战术步骤。目前,这一块的市场很大,想做的人太多,但是能做好的不多。
目前有两个快速增长的领域,一是智能终端,二是社交网络,智能终端与社交网络的结合,才是真正的杀手级应用。热潮背后,其实各家厂商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搭建一个新的平台。社交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核心都是用户体验,目前计划进入手机领域的互联网公司五花八门,在这种模式中能不能生存下来,主要是看有没有把用户体验做到位,只有丰富的、个性化的体验才能吸引用户。要想在通往移动互联网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终端还要体现出软件与硬件结合的优势,同时为了保证尽可能多的用户使用,针对低中高端用户,提供不同价位产品,体现差异化优势;操作系统还需要做好生态系统的上下游,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才能攻城略地,不得不承认,Android是获得三星、摩托罗拉、HTC等手机巨头的青睐才发展的红红火火的,否则也只是条缺水的鱼。
智能机市场已经迎来高速发展期,这一点已经没有人质疑。但类似的“社交手机”或者互联网公司定制机能分得多大的份额,还是一个大问号。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只做好操作系统或者终端不能代表胜利,需要连接的上下游资源非常重要,需要强有力的合作伙伴,真正做到软硬完美结合。
微客作为首款微博手机,已经投入各种线上、线下的资源,双方已经制定了各种宣传推广计划。但目前此款手机的销量并没有预期的火爆,反应平平。毕竟新产品从推出到接受有一个过程,进而想要得到人们的认可并达到一定的忠诚度,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使用某些品牌的用户而言,除非产品非常出色,否则是不会轻易更换的。
另外,对于针对某些针对移动互联某一个切入点推出的手机,如社交或者微博,其本来就针对的特定用户群,从概念的推出到认可需要一定的时日。如小米手机,上市后的第一波目标用户是追求高性能、高品质的“手机发烧友”,未来用户的接受程度如何还难以判断。
虽然现在互联网巨头介入智能手机领域已经成为一个潮流,但是从长远来看,无论是通过应用的深度定制合作推终端还是通过操作系统,最终能赢得多大的市场还难以预计。尤其是针对操作系统的,从外部竞争环境来说,有谷歌苹果的铜钱壁垒,不易切入;从内部支撑来说,如何从用户角度出发提供有特色的应用,规避知识产权纠纷等等。这都需要手机制造者深入考虑,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另外,互联网厂商的专长是应用而非硬件,跨界合作有磨合也需要时间来证明。
选择权在用户手中,对于用户来说,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他们只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如何让自己的产品有特色,脱颖而出,这都需要互联网巨头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好特色与推介,谨慎乐观,或许能发掘到预期的真金白银。
印联传媒转载自硅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