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网讯】到今天,通过百度新闻搜索关键词“微信”或者“张小龙”依然可以看到有媒体对微信或者张小龙进行报道,至于内容,引用刚搜到的一个标题吧:《他少年天才,却大器晚成,他是神!三年创造4000亿》。
当然,不是所有的报道都展现出如此夸张的崇拜。也有其它信息。姑且不说报道内容,仔细想想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中,除了微信之外,还有哪个软件产品在诞生三年之后,依旧受到这么高的关注?
不可否认,从产品本身来说,微信的确是一个优质的产品。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下,凭借强大的研发和腾讯的社交基因,微信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社交方面的机会,甚至促使腾讯在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一度有观点认为微信让腾讯拿到进入移动互联网的“船票”(我认为即使拿到也只有半张,要知道手机QQ的用户量和活跃度可并不亚于微信)。
紧接着,在朋友圈、公共平台、微信群这些功能相继出现之后,大家发现除了社交之外,微信似乎也具备营销价值。于是利用微信进行营销逐渐成为常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微信的营销价值或许和我们预期的相差甚远,让我们从朋友圈说起。
被强奸的朋友圈
长期使用微信的你,不知道否还记得2012年4月的那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微信里可以看到好友发布图片的心情?或者是自己在朋友圈中发出第一张照片的感受?还有朋友圈的第一个赞,第一个评论?作为一个社交产品,微信朋友圈留给我们的记忆的确不少。刷朋友圈这个行为也成为不少人的习惯。
但是今天,打开朋友圈你看到的是什么?是各类文字广告,还是赤裸裸的H5营销页面,还是各种产品图片?这时候突然发现,原来那个单纯为社交而生的朋友圈消失了。各种各样的营销信息充斥了手机屏幕,不断强奸你的双眼。
仅仅被视觉强奸还不够。你有收到过某位好友让你对某个内容进行分享的请求么?你有收到过你的老板让你对某个内容进行分享的要求么?你有收到过你的男(女)友让你对某个内容进行分享的命令么?
迫于各种压力,我们在被他人朋友圈内容强奸的同时,也成为强奸他人的罪魁祸首。
但是朋友圈营销真的有效么?
选择朋友圈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精准。毕竟,基于熟人的关系链在理想的状态下完全可以事倍功半。请注意,这里有个重要前提,就是理想的状态。
当然,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区区一条营销信息的转发,怎么敌得过朋友圈海量的炫娃狂魔,鸡汤写手,炫富中坚……以及其它的营销信息呢?(微商就不用说了)同时,微信的用户也更加敏锐了,对于营销内容的认知度日益加强,想通过朋友圈安利一下别人,早已成为梦想。
玄之又玄的公众账号
对于公众账号这个产品,我只能用玄之又玄来形容了。
公开数据表明,目前公众账号的数量已突破800万。一段时间内,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在争先恐后的开设公众账号。
在那段时间,与人见面的同时,除了交换名片,微信关注之外,带着傲娇的神情向人推介自己的公众账号也成为一种常态,甚至给人造成一种“有号者趾高气扬,无号者垂头丧气”的错觉。
自然而然的,随着这个功能的火爆,其营销价值也被追捧和挖掘,无数以公众账号为平台的商人涌入了人们的视线。他们还有一个称呼,叫做“自媒体”。
这是一个可怕的群体。在公众账号诞生的初期,利用原创(那时的内容的确是有观点的原创)和用户对于公众账号的好奇,积累了一批粉丝。与最早一批公众账号运营人聊天时发现,在那段时间,公众账号的关注人数平均每天都会增长几百甚至上千人,随便做些内容都能拉动大群用户的关注。
很快,飞速增长的用户就给这个群体带来了红利。
那时公众账号还没有被折叠之前,同样,账号的后台数据也属于机密,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个群体受到热捧。为了发布一个内容,甚至出现提前几天的预约,只为了一个不知道多少人阅读的位置。
热捧背后的原因,与朋友圈一样,都是所谓的精准。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粉丝中有你的领导,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粉丝中有你的客户。谁也不会考虑我们希望精准覆盖的群体究竟会不会打开某篇文章,仅仅剩下病态的追捧。
直到现在,依然有人为公众账号的营销价值摇旗呐喊。但是真正凭借公众账号实现成功营销的案例又有多少呢?
或许,公众账号最大的特点是成就了无数人的作家梦,或者媒体梦吧。
微信作为一个社交产品。其营销价值或许被过分夸大了。核心原因就是微信的封闭。
或许你会说,熟人关系链就是封闭的,这样才能精准。但是,你怎么确定一款产品的消费者(用户)就存在于某人的朋友圈中?或者是某个公众账号的粉丝中呢?正是因为熟悉和了解,这些看似存在于这些渠道中的用户往往最难被营销信息打动。
更可怕的是,微信的传播闭环让信息很难得到发散。想想从微信出现至今,有多少有价值的信息是通过微信传递给大众的?能够引起社会共鸣的社交产品依然还是微博。
对于微信营销来说,或许更像是一种圈内人的狂欢。你可以是时尚圈,也可以是科技圈,亦或是财经圈,微信能够给你带来满足和充实。但是,你真正需要营销影响的对象,却在圈子外面。
印联责编: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