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网讯】日前,某媒体发消息称北京都市功能将重新定位,不符合都市发展的产业都将外迁;北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为核心功能区,朝阳、海淀、丰台为功能拓展区,这两个区不再保留印刷企业;亦庄顺义通州等城市发展新区不再批准印刷新项目,现有存量企业不再允许新的投资;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印刷企业将外迁。
2012年北京地区有印刷企业1691家,主营业务收入287亿元,利润总额29.1亿元。如果“印刷企业将外迁”的消息属实,无疑将对北京印刷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确定的消息
有观察人士指出,消息中提到的北京崇文、宣武两区已经取消多年,并已经融入东城、西城两区,为何又会出现在新的规划上?而笔者百度了一些关键词,相关报道甚寡,很有可能是媒体误传。
那么,该消息会不会有部分内容真实?近来,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内容频繁被主流媒体提及,北京印刷企业是不是真有外迁的可能性?
为了确定这一消息,笔者联系了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任玉成。“这是不确定的消息。”任玉成强调说,“主要是因为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提到要做好北京功能建设,做好产业规划、人口控制、经济调控,结构调整涉及到非常多的产业,包括印刷而已,但具体怎样落实都还没有计划。”
“从政策层面上来讲,(北京印刷企业将外迁)肯定是没有的事情,政府不会有任何相关导向性的政策要求印企搬迁。”一名来自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的工作人员在接到笔者的来电时指出,“如果部分地区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当地从地区管理层面,做出的区域性调整。”
政府和协会不算确定的回答,让“北京印刷企业将外迁”的消息更显得有几分扑朔迷离。姑且不论这一消息是否真实,现实中,似乎还真存在一个“北京不宜发展产业目录清单”。
网络上,一篇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新闻进入了笔者的眼帘。该报道称,3月6日,在北京团开放日记者会上,北京市副市长李士祥表示,目前北京正在研究,提出不宜发展的产业目录清单,严格控制增量。与此同时,按照行业的分类和北京的功能分区,进行行业的细化研究,提出存量有序的调整方案。这可能是目前笔者可以找到的关于“北京不宜发展产业目录清单”的最早的报道。
“过去在产业调整的过程中,我们存在一些舍不得的思想,现在必须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不宜发展的产业要坚决退出。”李士祥表示。对于结构调整,李士祥称,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做足“退”的功夫。
“一方面要把好准入关,控制开发强度。我们将划定城市的增长边界和生态红线,出台禁止新建扩建工业项目名录。另一方面,我们要切实转入要素投入结构,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意、人才、资本等无形要素投入,减少对土地、能源、资源等有形要素的投入。”李士祥称。
李士祥关于“退”与“限”的描述,与上文提到的有关印刷企业迁出北京主要功能区、存量企业不再允许新的投资的描述颇为相似。
印刷业定位迷云
在刚刚发布的新一期《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很显然,城镇化将是政府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而印刷业与工业化和城镇化息息相关。印刷业依托于城市生存和发展,而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印刷业又以其加工制造和文化产业两重属性的特质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典型的都市产业。让印刷业迁出北京,似乎与这种都市产业的定位相矛盾。
“北京印刷业要向轻型化、创意化、生态化和特色化发展,要按照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去调整印刷产业结构。”任玉成在2013年接受科印传媒采访时如此说道。他表示,经过10余年的调整,北京印刷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以大型优势企业以及经营特色突出、创意和现代服务色彩浓厚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导的行业格局正在形成。“加快转型升级、促进高端化、提升引领力、构建印刷新业态,这是北京印刷业未来的发展目标。”
虽然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由于首都的特定情况和市场差异,北京印刷业在全国的引领地位不在总量显影,但特色十足,在绿色转型和数字转型等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北京印刷业在向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按照新的功能定位,北京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李士祥表示,“按照这个核心的城市战略定位,高污染、高耗能、聚人多这样的产业坚决要退出去。”
据统计,2011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已占全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出1.46万亿的近60%,约占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出的20%,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按照以上言论,印刷业显然是符合“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这种定位的。特别是北京的印刷企业以书刊印刷为主,这满足了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文化需求,让印刷企业迁出北京,多少有些不合情理。
印刷企业的绿色前景
有消息人称,前段时间,北京市环保部门让北京印刷协会调查印刷业的排放情况。很显然,环境监管部门对于印刷企业对环境的影响情况,还是有所担忧的。
那么,有关印刷企业迁出北京的原因,很可能与印刷业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污染、高耗能”的印象有关。而不少藏身在居民区的印刷企业,屡屡成为媒体报道的对象。
近年来,北京空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如何治理易发多发的雾霾天气,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在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印刷业一直以“高污染、高耗能”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明确提到要对石油、石化、印刷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也提出,将研究制定锅炉、包装印刷、家具制造、汽车制造、汽车修理、化工、工业涂装行业等7个主要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久前,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通报会上,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伯旭也表示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整治电子、印刷、汽车制造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很明显,在历次有关环境治理的计划方案中,“印刷”并不少见,且与不少污染大户“平起平坐”。
在2013年11月举行的绿色印刷宣传周上,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正司级)刘志全对于印刷业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客观的评判。他指出,印刷行业总体上不是污染大户,污染情况也没有高污染行业突出,但也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VOC。初步估计是印刷和包装印刷中溶剂使用产生,挥发性量在13.4%,主要集中在溶剂型油墨挥发造成挥发性有机污染。
事实上,印刷业是国内最早开始实施绿色认证的行业之一,实施绿色印刷三四年来,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环保部的统一规划部署下,通过制定并实施绿色印刷标准,试点先行并拓展绿色印刷领域,完善宣传与培训等配套保障措施,我国印刷行业绿色发展理念大大增强,成为全行业的发展共识,也有力的促进了新闻出版行业的绿色发展。
目前,通过绿色印刷的推动,CTP版材使用量已经超过胶印版材使用总量的50%以上;环保油墨使用量已经占到油墨使用总量的27%,比去年增长约12%;预涂膜使用量已经占到覆膜总量的25%,比去年增长约5%。据抽样统计,50%的中小微印刷企业已经制定了环保制度,采取了节能减排措施。过去10年,德国通过实施绿色印刷,印刷业能量消耗减少约15%。我国实施绿色印刷仅3年时间,因采用中央供墨系统、环保烘箱、中央供气系统等节能措施使全行业设备能耗降低约10%。印刷企业通过改进工艺装备、降低环境噪声、减少粉尘排放,还使约30%近120万印刷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
在目前可查的370家通过绿色认证的企业中,京字头的企业就占了22家,数量在全国各省市遥遥领先。虽然不排除北京仍有部分印刷企业存在“高污染、高耗能”的可能,但这样企业的数量应该并不多见。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速
虽然印刷企业迁出北京的消息出现的比较突然,但从国际上看,印刷企业迁出首都城市或是首都城市的核心区域也存有先例。在英国,印刷企业正在逐步从伦敦市中心地区退出。未来几年中,印刷企业的身影很可能从这个英国印刷工业的诞生地消失。大多数的人士认为,伦敦的中心地带更适合用做办公或居住,这也是印刷公司在伦敦中心地区无法继续存在的致命因素。
事实上,不少印刷企业目前也饱受产能过剩、利润下滑的困扰。2012年北京印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虽然达到287亿元,但利润总额只有29.1亿元,相比2011年只增加了1个百分点。不用强制的行政命令,仅凭高企的房租和人力成本就可能让不少印刷企业主动“撤离”北京。
在距离北京几十公里远的河北廊坊,已经聚集了近1500家印刷企业,素有“印刷之乡”的美称。印刷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不少来自北京的印刷订单,都被这些廊坊的印刷企业消化了。
2014年初,习近平提出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自此,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提速,但各种信息也十分混乱。
就在昨日(3月19日),有媒体发布消息称,京津冀三地已经达成共识,初步确定将河北省保定市作为“政治副中心”的首选地。但北京市规划委、市发改委等部门很快表示对此事未听说过。他们表示,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和产业转移方面,北京与河北势必有一些合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杨保军表示,前不久业内刚刚做了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讨论,建议把文化职能分为两块,一块是核心的,一块辅助的。核心功能要代表中国参与世界文化交流,这部分要放在北京,还有一块是制定文化政策的,也可以放在北京。其他文化事业以及一些文化产业,不一定非要放在北京,放在外面,有利于带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河北的发展。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印刷业的功能显然是辅助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了印刷业会与“北京不宜发展产业目录清单”扯上一些关系。
但京津冀一体化难道是单纯的将不宜发展的产业迁出北京?不用想,这个结论肯定是错误的。
以印刷业为例,作为承接北京印刷企业转移的大本营之一,廊坊并没有体现出产业转移的真正意义,事实上,由于对市场形势认识不清、产业层次不高、人才匮乏等原因,廊坊印刷业的发展也受到一定限制。
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有印刷企业迁出北京的想法,也需要通盘考虑,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相关政策规划也不会在短期内出台。但对于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印刷企业来说,相关政策的收紧可能就在眼前。
对于北京的印刷企业来说,绿色转型和数字转型,向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进程只能加速,不能停滞。正如李克强所说,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这些印刷企业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
本文编辑/印联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