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印联传媒–焦点关注

移动互联网将颠覆金融产业

时间:2013-11-05 14:56:48来源:印联传媒

  【印联传媒网讯】互联网已经颠覆了很多行业,下一个就是金融业。在大数据时代,企业要重新审视核心竞争力、拥抱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其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 以及收集、运用数据的能力,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内容和应用的逐步丰富,3G、4G 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目不暇接的更新换代,这个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带领我们大步前行,有力地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

  10 月8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组织实施2013 年移动互联网及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4G) 产业化的八大专项通知。《通知》一经发出, 不仅使得4G 概念股暴涨6.62%,而且迎来APP 开发行业、互联网金融创新者的欢呼雀跃。对于他们来说,网速的提高,就意味着跳舞的舞台将变得更加宽广,展示自我的机会也将更多。

  远航前初探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 月发布的第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 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的互联网发展中,手机作为上网终端的表现抢眼,不仅成为新增网民的重要来源,在即时通信、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中均有良好表现。

  正是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良好势头, 使移动互联网在拉动信息消费的诸多方式中被寄予厚望。

  当所有行业都在积极拥抱移动互联浪潮时,金融业也无法作壁上观。唯有“移动”起来的金融,才具备在下一个周期继续参与竞争的生命力。这其中, 应用社交化的趋势和大数据,将对金融行业带来更多新的机遇,并将使金融行业逐步“移动化”、“社交化”,产生新的具有移动互联网特点的金融模式。这种金融模式将具有成本低廉、便捷的特点,能够使人们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享受金融服务。

  “移动金融”让人随时随地获取财经金融信息,能够降低金融信息传播成本。一方面,互联网使金融信息传播快速,充分透明。据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显示:2013 年1 月财经金融类网站总访问次数达381539 万次,月总页面浏览量达381539 万,月总访问时长达9122 万小时,互联网已经成为用户获取金融信息重要的渠道之一。同时,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如手机微博和手机即时通信等,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财经金融信息,金融供需信息几乎完全对称,并可以实现供需双方直接交流沟通。移动互联网将改变用户获取金融信息的方式,使金融信息充分透明。

  划桨之力

  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以移动信息技术进步、移动互联网发展为基础的,并且移动互联网使金融产品随时随地交易、降低交易成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 年年底,我国使用网上银行的用户规模达2.21 亿,其中手机网上银行用户规模达5407 万;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2.21 亿,其中手机支付用户5531 万。手机网络商务应用,如网络银行和网上支付等使金融产品交易随时随地进行,可以实现供需双方直接交易,并且交易成本较低。例如股票、期货、黄金交易、中小企业融资、民间借贷和个人投资渠道等信息能快速匹配,各种金融产品能随时随地交易,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移动互联网提高了金融数据收集能力,大数据则为金融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思路。对于金融企业来说,简单的数据收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只有对金融数据进行复杂分析,才能快速匹配供需双方的金融产品交易需求,才能发现趋势和隐藏的信息,才能让金融企业洞察和发现商机。

  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的发展日新月异,将不断对金融业的监管方式与手段提出新的挑战,金融业务的管理和监管体系需全面升级,适应金融行业的移动化、社交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移动金融行业就是一个“跨学科”的行业, 融合了金融、通信、信息和IT 等行业。目前金融和互联网行业具备的跨行业复合型人才较少,对移动金融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制约。从趋势来看,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可能完全区别于传统的金融模式,产生全新的移动金融模式。

  金融机构抢滩移动互联网平台

  金融机构参与移动金融可分为几种形式:一是移动银行,这是电子银行业务、互联网银行业务在移动终端上的实现;二是移动证券,这是股票类交易在移动终端上的实现;三是移动电子商务,银行或者券商打造电子商城,让客户在移动终端上购物消费;四是移动转账,使用手机向他人汇款,通过移动银行实现行内或者跨行不同账户间的转账;五是移动缴费,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水、电、煤气、物业等费用的缴纳。从上述分类业务可以看到,国内的移动金融主要是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等业务向移动终端的移植。

  以移动银行为例,多家商业银行纷纷瞄准移动金融的商机,欲从中抢得市场先机。

  浦发银行(600000,股吧)与中国移动正式发布了移动金融2.0 标准,完全突破了传统手机银行界限,不仅可通过NFC 手机支付进行交易或消费的近场支付功能,还能通过手机银行进行银行网点预约排队, 买电影票、机票,预订酒店、餐厅、景点门票等的O2O 金融和生活服务。

  2013 年8 月22 日,中信银行(601998,股吧)与中国联通(600050,股吧)公司在北京签署了手机钱包业务全面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拓展基于NFC 技术的手机近场支付,共同挖掘移动互联网金融市场价值。

  平安银行(000001,股吧)也推出“移动小微银行” 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

  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指出,移动支付作为互联网领域和金融领域的革命性创新,已经呈现了爆发性增长,成为当前移动领域最热门的应用,这在促进电子商务及零售市场的发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支付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期,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继个人手机银行和小微手机银行之后,又创新推出企业手机银行,标志着该银行个人和企业移动金融服务体系的全面构建。

  不需要到移动、联通、电信等营业厅,只需在手机上打开银行软件输入手机号码,亦或是设定每月固定充值日,“1 分钟到账”模式,让很多消费者尝到了移动支付的方便、快捷。

  而在用户普遍担心的手机信息安全方面,金融企业也各有保障。以民生企业手机银行为例,不仅突破了传统银行柜台服务时间限制,通过短信验证、密码校验、权限审批机制、操作超时保护、实时关闭开通等多重防护措施,全方位保障手机银行操作的安全性。

  通往移动互联网金融的4G 船票已然开始发放,你,有加速远航的勇气吗?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印联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