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内容摘要】近年来,人才问题成为困扰印刷行业转型的难题。普通技术工人的用工成本猛涨,高级专业人才的匮乏直接影响到了印刷业向数字化印刷的转型。而企业间频繁的人才流动也间接的影响到了人才正常的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数码印刷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日前,由北京印刷协会、北京顶佳印刷城、北京印刷学院共同主办的北京印刷行业人力资源培训模式研讨会召开。来自印刷行业的学院、协会、企业、供应商的专家共同就印刷业技能型人才的培训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现状堪忧——印刷技能人才匮乏
“协会曾经搞过一个关于印后装订的技能比赛,选手通过初赛进入决赛,最后在决赛中装订制作出的产品仍然还有掉页的情况发生,这种状况让人感到印刷业职业教育的悲哀,工作质量实在有待提高。”北京印刷协会秘书长张仲元有感而发。
事实上,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供小于求已成为阻碍我国印刷业发展的一块大大的绊脚石。
硬件设备的革新也考验着使用者的技能资质。与会设备供应商代表表示,在一些企业买了好机器后却干不出好活,供应商卖了设备到企业还得帮助企业挖人来使用设备。此外,在投标时,好多印刷企业拿不出一个员工技能证书来,这就大大降低了自己的竞争力。因此不管是员工的职业生存需求还是企业的竞争环境已经让企业开始关注人力资源工作。
北京新华印刷厂刘峰说,目前印刷企业主要缺少两类员工,一方面是手工操作技术含量低的,例如运纸的员工;另一方面是专业技术人才,例如技术含量高的领机等。他认为,对于企业来讲,这两类员工都非常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作为北京地区有着颁发印刷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北京毕升培训学校,其相关负责人段德新认为,现在普遍的情况是,企业发展的好时,想不到培训人才,而到了发展不好的时候又没有能力来培养人才了。忽视人才培养、企业间互相挖墙脚的现象普遍存在,其实挖来挖去的原因就在于人才储备不足。
然而,不注重职工队伍培养的企业终究是短见的、没有长久生命力的企业。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任玉成说,目前行业规模印刷企业发展虽然艰难但是非常快,但一些企业并不注重人才的培养。一个企业的成长固然有自己的策略,但是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有很好的技能队伍。现在有些企业员工几乎没有经过认真的专业培养就上岗,造成了产品品质的下降,甚至出现了各种失误。以上诸多问题,追究背后的原因,都归结为行业技能型人才的极大短缺以及行业对人才的极大迫切性和必须性。
抓住机遇——为人才培训提供条件
各种现实都暴露出了印刷技能型人才的匮乏,每个企业都在闹人荒,这也令培训成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蒲嘉陵认为,外围环境和内在现实都促使着行业对人才有很大需求。从外围来看,印刷属于传统行业,尽管薄利,但是对于高端企业来说利润空间却远远高于中低端企业,这也意味着其人才的储备和培养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和需求,意味着其对于人才的知识更新的培训也有着足够的重视。
此外,印刷行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媒体领域的企业开始进入印刷行业,开始从传统领域中把业务拿走,今后的发展一定是专业的竞争,也是专业化人才的竞争。其实,无论从管理上还是技术创新上、新材料的应用上都需要对人才进行培训。如果企业真的具备长远发展的需求,那么人才肯定要形成梯队建设。
从整体行业规划来看,在国家印刷业“十二五”规划中,将印刷大国向着印刷强国迈进作为重点目标之一。任玉成说,中国的印刷市场能不能往强国走,关键取决于人才,行业是否有好的员工队伍。
蒲嘉陵也认为,目前我国的行业人均产值与国际印刷强国相比还差10倍,在向印刷强国迈进的同时,也要降低劳动密集型的程度,节省出更多的人力做新型的产业,否则就会令印刷业离自动化越来越远。人员的发展是和企业的发展相关联的,强国之间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
同时,段德新呼吁行业应该营造出崇尚劳动、崇尚技能的氛围。目前,企业员工靠加班加点来提高报酬,根据完成产品数量的多寡来考核而不是产品的质量水平,应当制造出一个重水平的行业氛围。此外,企业的领导人也要为员工的培训实现顺畅的通道。其实企业管理者也很矛盾,又想对职工培养,又怕培养完后被挖走。段德新认为,作为企业家来说要有胸怀,正常的人才流动是规律。此外,要认识到职工才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要给予充分尊重和理解。
未来模式——多方共建培训平台
据介绍,要实打实地加强印刷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就要发挥出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包括企业、设备商、学院、协会的积极性,以及得到政府支持等。组织各方力量,共同搭建一个结合各方力量的,能容纳培训器械、教师力量队伍、场地、鉴定所为培训人才颁证,这样全面的平台。
北京顶佳印刷城总经理姚松将印刷员工培训平台比喻为蓄水池,蓄水池的职能包括人员如何进入这个平台即蓄水池,蓄水池中的员工储备如何弥补企业人力资源的亏空,然后员工再将企业需要怎样员工的信息反馈回蓄水池中,蓄水池进而优化设置。会议正值北京顶佳印刷城开工之际,姚松透露,建成后北京顶佳愿意为这样的人员培训平台提供场地。
据介绍,作为政府方之一,北京市新闻出版局表示申请拿出经费支持北京印刷业员工的培训工作,从而推动地方印刷业在“十二五”期间印刷从业人才储备的工作,进而推动行业的发展。
平台的搭建可以结合各部分的力量,创造共赢的模式。蒲嘉陵认为,在印刷城内搭建培训平台可以为进驻印刷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做大了之后这样的平台可以让区域内的企业都共享、受益,从而创造经济收益。对于供应商而言,可以促进其捆绑销售的可能性;作为学校,可以通过培训人数的增加扩大影响力及效益。他认为,让这个平台的运作成良性运行、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共赢模式,从而将各方的利益都转换成社会效益,做到互惠共赢。
印联传媒转载自慧聪网
下一篇:行业标准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