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印联传媒–焦点关注

百度:关于对移动互联网的思考

时间:2014-06-04 13:52:37来源:印联传媒

  【印联传媒网讯】百度,自两年前站在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岔路口。这个PC互联网的巨人,经过一系列移动端APP的取舍重构,云能力(七种武器等)和开放平台建设,收购91助手强化分发的领先地位、推出轻应用机制......频繁而有效的动作,开始逐渐扎实的铸就属于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大船。

 


 

  百度副总裁李明远最近出席 “移动APP开发者论坛”活动发表了关于百度移动变化趋势的演说,清晰的阐述了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思考,以及应对策略

   一、百度光做“流量”已经不够

  我们都在入侵对方的领域,这是必然

  移动互联网真的把互联网,从一个单一的、有显著边界和特色的产业,慢慢结合O2O的趋势,演化成为一个愈发繁荣、也不断跨行业、打破陈规的生态。以前PC互联网特别聚焦、业务定位相对纯粹,每个互联网公司都是靠能力造就了非常突出的认知品牌,比如一说百度,大家就会只想到流量。

  其他BAT的公司也都有自己显著的优势定位和生意纬度。腾讯以前在社交通讯、数字娱乐消费上,阿里更多是电商。但是你们看这两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家都开始通过用户网络、流量平台的既有优势,结合移动互联网的混沌和机遇,解构、创新,试图进入对方的领域。

  这种发展的逻辑不是“我们现在的业务已经做的很好,所以还要去做别的生意”,而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软硬件技术革命带来的用户体验、新用户进入规模方式、和商业模式重构中必然的过程。过去很多行业原有的商业模式、体验规则、用户客户获取路径在彻底的瓦解,多个行业所对应产业变化的生态在重构的过程。

  我觉得五年以前的互联网,有特别多的创新。有人在创新搜索的某个角度比如垂类或是展现,有人在创新获取流量新的方式比如从大规模免费客户端到收入业务的三级火箭,有人在创新社交的交互体验和切入点,有人在创新游戏的玩法……。

  但后这五年,我们看到大的创新其实比较少,都是一些微创新。某类业务局部一些交互和视觉体验,在这块改变一下用户的体验或者变现的做法,从后向赚钱转到前向赚钱。

  从一味的追求平面拓展、圈地到立体的纵深的竞争和能力建设、垂类经营,互联网竞争压力全面提升

  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让原有的很多人的生活和生意都发生变化。过去的互联网公司是闷头圈地,所以我说我们大家看只看到一个平面的竞争。很多互联网公司都说,互联网可以改变更多行业,我把你们都圈下来,其实圈下来能不能做好?不知道,先圈下来再说,至少信息获得效率是比以前高,不知道如何经营的更好,有点流量、卖卖广告总可以,所以都是看平面竞争,大家都是跑马圈地。

  移动互联网一来,生态重构。重构是对大家全面业务能力的要求变得更深刻,变成一个立体竞争。如果一个公司只是把地圈下来,我觉得其实没有办法产生收益,也要求平台也好、单品也好,往纵深的能力建设和实在经营上去发展。

  互联网公司已经越来越从一个工程师文化的公司变成一个生态性的公司,互联网公司这几年开始引进大量的不同领域的人才,技术产品人才开始更多的考虑线下传统业务的逻辑和体验。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人才多元和知识扩张速度远超过去十年。

  (百度是一家以工程师文化为主的公司,但近两年在继续保持最大力度做技术创新的同时来开始改变,关注产品以及流量之后的纵深产业,特别是“中间页”战略,让百度开始想办法吃到流量之后的细分市场,而不仅仅是做一个流量入口。百度的“中间页”,开发者联盟等策略,加厚了自己在移动互联网立体竞争中的护城河。)

  过去做互联网创业的人都是特定的几类人,现在你看到越来越多的业务、越来越多的行业、越来越多的人才都开始借助移动互联网进行创业。

  当所有人都在拿起移动互联网的武器去夺取新时代的阵地,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只做围绕流量的业务和创新就已经不够了

  做煎饼肉夹馍的、做果汁、情趣用品的,都在说“我是用互联网思维在做这个行业”。你说这个东西给我们BAT这样的大公司压力大吗?我觉得也很大。

  在2012年的时候,公司内部有特别多反思,因为移动场景变革的挑战看上去很多。我们会觉得说,我们给大家带来流量已经不足够了,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挑战也看到了更大的机遇,就是未来不止要做好流量的生态。

  都说互联网改变了很多行业,让他们的生意不好做了,其实,互联网的改变对于我们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冲击也很大,就是对你创新、对你判断、对你的执着、对你的拼搏的要求更多也更高了。过去互联网已经形成标准,就是键盘+鼠标、http+html的浏览器交互模式。几乎每个用户打开电脑上网,有一个很明显的步骤,大部分用户三步之内要打开浏览器,整个互联网生态其实特别标准。所以对我们来说,在这样的一套模式下各自做各自的业务,其实非常封闭。

  移动互联网其实把这一切都改变了,从交互到渠道到场景到体验,今天的世界,人与网络的关系、存在方式已经改变。

  譬如,我们很多人每天主要对着网络输入的种种,不再是靠键盘、鼠标,输出也不一定是一个屏幕里显示的视角信号,大规模的信息交互也不一定通过浏览器,已经变成各种各样的行为。我们戴一个智能手环,它自然就帮你处于联网的状态,它自然就收集你的数据。它的输出靠震动就提醒你要睡觉了,再振动一下叫你起床,未来有各种形式的东西、场景在感知用户,去完成交互。

  我们将进入一个传感器+大数据把一切人、信息、服务连接在一起的时代,数据不知不觉的收集,自动的在大数据平台进行运算,反过来再给它针对性的结果。PC互联网,百度提供一个搜索框,非常简单,非常快,用户上来找东西然后到自己想要的地方,要快、要稳定、要搜的准确。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光做到给大家基于流量交换的快速连接,我觉得不够。

  (移动互联网之后,网页已经不是唯一入口,这是百度危机感的最根源。传统互联网的王道是流量,而移动互联网的王道并不只是流量。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形成了移动分发、LBS、视频以及搜索四个矩阵式的布局)

  两年前,大家说百度是不是在移动上布局太慢?我觉得做用户需要的事情,什么时候其实都不算慢,只要你想明白了怎么找准这个适合你能力和优势的切入点。

  两年前,我们砍掉一些发散的小的垂直app。聚焦几个APP做服务深入和技术产品全面的创新,基本上我们重点投入的业务,现在在业界无论规模还是体验都能做到第一。做移动互联网,你先得去拥抱移动互联网,怎么拥抱?你自己拿来练练,过去百度做互联网的开发,对软件的开发其实涉足不多,用pc的多用移动设备的不多,但这两年,我们做了14个用户过亿的APP。

  二、百度如何联合开发者:平台服务,云能力部署,破壳检索

  我们发现移动app开发有很多共性的基础服务和能力模块,我把这块能力健全、整理出来,通过百度云、开放平台开放给开发者去免费的用。

  百度在云方面积累(技术)的时间最长,很多人才、能力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也都是最强竞争力,所以我们把百度内部做基础架构服务的研发团队抽出来,一分为二。一部分支持百度内部,一部分支持百度的外部,所以就有了今天我们的开放云平台。

  在整个移动应用的生态,百度其实在中间提供平台服务的作用,首先我们说开发。为了让软件开发变得不那么痛苦,我们提供很多基础技术服务,使得你很快能在这个平台上,不管你懂不懂技术。懂不懂IOS系统、安卓开发,我都能够很快的在这样的生态里面生成你的应用。

  推广和运营,这是百度传统的优势,就是流量的优势。这个流量的优势发生一些改变,从用户被动搜索,慢慢变得更加主动。我们有分发和搜索的双重平台,使得分发变得从过去的相对被动,到今天搜索发展。不同的用户看到不同的榜单,不同的时间看到不同榜单,这其实都是搜索本身发挥的优势。

  过去开发者更关心是流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发者选择做的事情大多是非常具体的围绕一个生意。做生意,大家就自然需要关注变现。你找一个普遍高频的东西,你解决大众的需求痛点,你就可以做这个生意。

  如果你选择解决小众人的小众需求,那可能不是生意,是一个公益或者工艺。这两种创业在未来都会产生很大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从百度的角度现在在变现上其实搭建了一个连接平台和营销平台,能够给不同的类型的人提供一个好的连接。

  百度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我们现在把91跟百度的生态整合到一起。一个市场聚焦所有的搜索,搜索一年涨了500%。现在整个百度91日分发量超过1亿。百度有能力把开发者提交的应用以多种形式输送给合适的用户。

  过去我总说(移动)很多应用商店都做的很差,包括最核心的应用app的搜索都做的不好,是老旧的标题关键词匹配式搜索,很落后。你只有知道应用名字才能获得这个应用,开发者在应用标题、描述里面做优化,包括关健词的堆砌,而用户可能不知道知道我要搜航班,到底哪个应用他是最容易帮我搜索航班的状态。后来我们借助我们的能力优势,把应用商店做到了第一,很多用户用过百度的产品就习惯了这个更好的体验。

  不仅如此,百度在搜索上,率先做到了一个搜索和移动应用app的深入结合,我们在全球范围第一个做到了“破壳检索”。我们知道你每个应用究竟在提供什么服务,我们把APP这样一个信息孤岛也能够连接起来。

  假如你搜索电视剧,我发现你手机里有某个视频应用、应该它是有这个视频独家版权的应用,我会把这个应用给你列到第一位,你一点就打开这个应用就能去看,或者边在结果预览视频、一边帮你下载这个应用去完成完整的视频观看。

  用户产生一个泛泛的需求,只要命中某个应用,我们就会把这个应用抬升,使得你能够直达这个应用。这里面我们的轻应用的策略能够结合在一起。其实百度过去已经做了一个非常强的搜索生态帮助大家获得流量,未来我们搭建各自云能力、分发变现能力的平台和工具,能够在帮助到更多类型的生态开发者。

  App和轻应用这两个生态其实相互影响,开发者和用户体验对我们来说是核心。

  最后,说到移动互联网,其实他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巨大的机会,也许我们曾经看到很多行业如今都是不太赚钱,但是不赚钱的原因是它这个行业、产品的体验实在太糟糕了,糟糕的原因是他没足够的利润去创新或者改造他的体验或者他的生意、渠道,这是恶性循环。移动互联网时代,假如能够改造这个行业的体验, 我们就能改变这个行业对应某个产业的影响力,从而改变这个行业做生意的方式、体验、商业模式的结构。举一个例子,我说在很多基于信息获取的垂直行业里面,过去其实我们跟服务提供方之间都有一层人,这层人我们把它叫做中介,过去没办法,如今我们可以把他们颠覆掉。

  移动互联网是把信息互联时代,变成了服务互联时代,去中介化同时,颠覆原有行业的体验、商业模式、渠道和市场的方式。

  过去互联网主要帮助人获得信息,当你获取了这些信息,要产生消费决策、进而采取实际行动的时候,往往你还得借助传统的行事手段,比如查到电话号码再打电话去咨询做进一步的事,或者查到地址、人过去看看、选择面对面的进一步抉择消费。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服务不一定需要借助传统的通讯网络或者方式才完成,你有一个上网设备,你有联网的能力,基本上可以完成信息到服务的全部环节了,叫车、订餐、维修保养你不用打电话,也不用在路边或者人去傻等。

  这个改变非常大,这就意味着要深度的去做一件事未来回报可能比想象的要大,你可以利用我们(百度)这个最纵深的平台、快速整合所需的技术产品用户营销资源去颠覆它。我觉得很多行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它的存在方式会被彻底颠覆。

  所以回答大家创业机会在哪的问题,我的观点就是,从你自己的兴趣、能力的某种优势出发,找到你非常敏锐洞察、理解很深、很热爱很擅长的事情,都是可以的。如果今天选择做一个聚焦的“小”事,不一定开始就看到有多大,但很聚焦的事情。你一定要有一个把它做的很深的这样一个心态。

  小事做的是深度,。但如果你选择一开始就要去做一个平台,做一件“大”事,那我觉得你要开放,站得高、看得远、格局开放、上下游的取舍关系、合作模式清晰。即小事做深、大事做开放。

  什么是百度“中间页”?

  其实百度就是一个流量分发器——百度每天有数十亿次检索,通过这个分发器的疏导,达到不同的通道,注入到相应平台,与相关领域的企业、商户对接。

  所谓“中间页”,是百度想利用自己巨大的流量优势,引导用户到最佳的商户着陆页。这个着陆页就是中间页。例如百度收购的“去哪儿”,就是典型的“旅游”相关关键词中间页。百度不但想成为流量入口,还想吃透流量背后产生的交易。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印联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