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网讯】去年,河北省印刷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02.69亿元,同比增长12%,基本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印刷业的产业结构和综合效益不断向合理的方向转化,在质量管理、生产产能、技术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积极适应经济和文化需求,河北省印刷业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的产业部门。截至去年年底,河北省共有各类印刷企业和单位9272家。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河北省印刷业从市场、规模、方式和监管等四大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拓市场
扶持大型骨干企业
经统计,2014年河北省印刷行业从业人员共18.75万人,资产总额410.28亿元,工业增加值156.5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达77.17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出版物印刷企业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增加184家,排版、制版、装订专项企业减少10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减少8家,复印打印单位减少22家,全省印刷企业数量比上年增加150家。企业规模效益与上一年度相比有新的增长,尤其是随着河北省经济的发展,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河北省印刷业虽然经结构调整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媒体的冲击,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场开发力度不足是河北省印刷业的劣势,开放度低,利用国外和省外的资金少,承接境外订单少,外加工贸易额占河北省总产出的比例不够大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此外,企业规模较小,整体生产水平偏低,缺少名牌企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骨干企业也是河北省印刷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壮规模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2014年,河北省年印刷总产值超过2000万元以上的印刷企业共183家,较2013年增加14家,同比增长7.65%。随着河北省各项印刷政策的落实和监管手段的不断强化,印刷企业正朝着“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各种规模、档次、特色印刷企业并存互补的印刷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
全国第3个国家级印装产业园区——河北廊坊国家印装产业园区已经获批,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壮大产业规模是河北省印刷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河北省政府积极鼓励印刷企业技术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支持发展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大力推进绿色环保印刷,力求在全省形成多个印刷包装产业集群和环京津印刷产业带。
转方式
借京津冀发展契机
如今京津冀一体化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但如何真正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仍有诸多疑问。就河北省而言,印刷业可以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契机,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考核制度和退出机制,从而促进河北省印刷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效益的提高需要印刷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对于国有印刷企业,应加大公司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而对于民营印刷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现股权多元化,大胆吸收外部资金,强化现代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其向质量效益型企业转变的有效方式。
强监管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在今年的年度核验中,河北省对各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初审后报来的出版物印刷企业年度核验材料进行逐个审验。从企业自查报告到上报的各种数据报表,从企业法人代表的培训情况到印制产品质量检验情况,从企业的注册资金到工商营业执照,均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查核验。同时以“3·15”质检活动为抓手,重点开展教材、教辅出版物监督检查,并对质量不合格产品实施召回。
加快推进全省印刷网络信息监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也是河北省加强行政监管的有力手段。到今年年底前,河北省计划建立省、市联网的网络备案、监管、查询系统,构建快捷、便利、透明的网络化行业监督管理机制。对于印刷行业来说,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及时掌握违法印制的新动向,可以实现日常监管与重点监控相结合、行政执法和刑事打击相衔接,从而确保河北省印刷市场的健康繁荣。
责任编辑:魏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