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印联传媒–快印资讯/观察

书刊印刷企业如何寻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

时间:2014-07-08 10:58:34来源:印联传媒

  【印联传媒网讯】在书报刊面临电子阅读挑战的时候,书刊印刷企业前几年拓展开来的卖场广告印刷业务也同样面临着通过云计算平台发布信息的挑战。以印制书报刊作为企业主要业务的印刷厂必须改变以质量、周期、价格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的传统方法,寻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寻找到新的商业模式。

 


 

  这几年来,一些传统的书刊印刷企业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处于更讲究个性的时代,不少做法很难大面积推广,差异化经营的理念也要求每家企业通过市场运作形成本企业的业务特色,因此,处于转型中的企业现阶段首当其冲的任务依旧是探索。

  向历史学习,将原本单纯的书刊印刷厂转型为集编印发为一体的少儿读物出版企业是上海柯创印刷公司的成功探索。

  “柯创”原本是个规模不大的书刊印刷厂,倘若顺着老路前进必定庸庸碌碌很难冒尖,充其量也就是众多同类印刷企业中的一个追随者。但是,投资人徐伟亮不甘寂寞,向历史上的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学习,选择走上了较少受到电子书阅读干扰的儿童图书编印发一体化道路,结果打开了一片天下,让一家书刊印刷企业从整天围绕业务来源头疼发展到业务多得需要外发加工,原本的被动通过转型变成了主动。

  走轻资产道路,由一家印刷加工型企业转向加工与业务外发相结合,向业务中介要利润是当纳利公司的成功探索。

  作为美国独资的专业书刊印刷公司,当纳利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有6家企业,2012年的销售额39.05亿元,2013年在整体经济形势未见好转的情况下,他们改变经营策略,销售居然增长了20个百分点,更为惊人的是利润率较之上年增长271%。在这一年的时间,该公司的设备未见增加,但利润却翻了数番,究其原因,一是不断拓宽自己的业务领域,据了解,在其当年的全部产值中印刷加工产值不到二分之一;二是把以前完全依靠自己生产的业务大量通过外发赚取比留着自己干还要多的差额利润。事实证明,他们经营思想的转变是成功的。

  根据同行成功转型的经验,书刊印刷企业在转型中首先应该注重发挥自身的特点。

  数十年的市场运作,每家企业都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转型中应该注重保留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决不应发生倒洗澡水连同里面的孩子一起倒掉的荒唐现象。因为转型是市场发生了变化,即便今后生产的产品发生变化,企业在发展中积累的长处依然应该继承,并且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加以发扬光大。

  转型中,书刊印刷企业还应该注重研究周边地区现行的与潜在的市场需求。

  我们已经从以往的物资短缺时代发展到物资相对富裕的阶段,在这个社会里,人们更多地是追求自己的个性。服装界人士说,以往每件衣服的制作都会在千件以上,人们并不担心穿衫撞车,但现在不同了,每件衣服的制作充其量也就数百件。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应该注意到在转型中企业必须认真研究企业所处市场的特殊需求,并且努力去挖掘这份需求,将之放大。因为,只有富有个性的东西才能更多的受到社会青睐。

  书刊印刷企业在转型中还应该关注现有人力资源所具备的条件。

  毫无疑问,任何企业的转型都希望能够做到最好,但是,转型必须考虑到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支撑,没有合适的执行者,纵有再好的项目也难以付诸实施。因此,企业在转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扬己所长,避己所短,尽量不去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因为那样的成功几率相对会低些。

  书刊印刷企业在转型中还应该注重结合最新科技成果。

  需求永远是推动产品更迭的原动力,因此,企业转型中应该注重结合最新科技成果,比如,与IT结合,与互联网结合,与3D打印结合,与纳米技术结合,如此等等,选择市场有需求、产品有特点、人力资源又有保证的产品来组织生产,这样操作,市场的前景必定看好,企业的转型也容易取得成功。

  面临数字技术的发展,逼着书刊印刷企业思索自己的未来,转是顺应市场的发展,转才可能带来生机,书刊印刷企业的领导应该有胆量做迎着暴风雨飞翔的海燕,通过长空搏击,通过转型升级迎来自己的灿烂明天。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大店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