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网讯】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印刷业已经大有可为,但也需要全面改革。目前,印刷行业的非市场化有各种表现,归纳如下。
改革的取向之一就是印刷的进一步彻底市场化,使尽量多的印刷企业都成为市场中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目前,印刷行业的非市场化有各种表现,如下文所述。
1、机关化管理模式与市场脱轨
党政机关所属的印刷企业,多取机关化管理模式,基本与市场隔绝。其资源由政府预算配置,价格和价款由上级批付,多无定额指标和考核,分配与生产脱节等。结果导致了业务忙闲不均、人工等成本过高、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有些党政军等机关所属印刷单位,虽为企业性质或实行企业化管理,但由于实行内部印刷价格或主管部门出资购买大型设备,可能使社会印刷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后起跑的不公平地位。同时,未实现采购社会化、招标化的这部分印刷品,也可能造成政府财力的一些浪费。
2、生产任务分配不均
个别出版单位所属的印刷企业生产定额低,有的一月任务一周完成,且收入较高,以致遇紧急任务找人加班都困难。
3、受集团制约而造成固定成本过高
有些集团所属的印刷企业反映,参加社会印刷投标往往不中。表面原因是投标价格较高;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既有集团分摊成本造成固定成本过高,也有本企业管理未完全到位造成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高于社会平均值。
总之,要排除各种非市场因素,形成印刷各要素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在这之前,可以进行各种努力和试验。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