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新闻出版总署、环境保护部正在积极与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协商,研究对教科书印刷企业直接进行补贴的方案。我国首批获得绿色认证的虽然只有60家印刷企业,但这些先行者必将较早占领绿色印刷市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先机。
在11月1日的绿色印刷推进会上,读者在翻阅绿色印刷产品。记者 韩东 摄
在业界长久的盼望与期待中,首批获得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终于在今年11月揭开面纱,我们收获了实施绿色印刷的第一个果实。企业在认证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认证之后又有什么期待?今后的绿色印刷之路如何走?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了政府、协会、认证机构及多家获证企业的负责人。
理念和现实如何结合
响应两部门号召,落实企业社会责任,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保护青少年健康,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为“走出去”创造条件……谈到为什么实施绿色印刷,不少印刷企业作出了上述回答。
不可否认,在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的强力推广下,绿色印刷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现实是,我国有6000多家出版物印刷企业,申请绿色认证的只有300多家,首批获证的仅有60家,获证率仅为1%。获证企业还存在分布上的不平衡,仅覆盖18个省(区、市),其中近半数在北、上、广,且多是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
可见,要完成两部门《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中的2012年~2013年基本实现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全覆盖的目标,任务不可谓不艰巨。对此,行业人士纷纷开出“药方”。
“我们的企业不能只是在设备‘硬件’上下工夫,更要在管理‘软件’上下工夫”,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副司长曹宏遂建言。是的,在实施绿色印刷的过程中,不少企业购置了先进的设备、应用了环保的工艺、使用了绿色的原辅材料,从硬件上保障了“绿色”。然而,绿色印刷的实施,更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更需要每个员工的身体力行。
“很多企业在业内口碑很好,但在认证时耽误了几个月时间,就是因为环评没有做好。”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研发部副部长曹磊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有的企业将工厂建在风景区,有的在居民区内租场地生产,这样的企业,环保部门要求其搬迁,周围居民难免会投诉,环评当然很难通过。他建议,企业在建厂和搬迁时应了解当地政府和周围居民的要求。
成本与收益如何平衡
实施绿色印刷是大势所趋,这已成为行业共识,但还有不少企业持怀疑和观望态度。“我认为制约绿色印刷发展的瓶颈主要是投入能否带来相应的回报。”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世班一语道破原因。
“绿色印刷原辅材料价格昂贵,印刷工价连续多年未上调,绿色印刷认证费用较高,加之企业运行成本越来越高,赢利能力弱化趋势增强,有的企业难免思想上有顾虑,对认证不积极。”江苏凤凰盐城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吉如标如是分析。四川新华彩色印务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则以数字证明:大豆油墨的价格比普通油墨价格高出15%,环保黏合剂价格较普通黏合剂高22%。
对于认证费用问题,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双儒表示:“考虑到印刷行业尤其是书刊印刷是微利行业,认证公司已用了国家规定标准的下线收费,技术服务更是只收40%的费用,这已经很优惠了。但企业总还是要有不小的付出,你就把它当做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学费来看待,一次投资,长期受益,从长远考虑还是合算的。”
张双儒建议企业老板换个思路思考:“广东的一些大企业,如东莞金杯、中华商务、雅图仕、劲嘉都在绿色环保上做了大的投入,实际算下来,不只收获了社会效益,在投资回报上也是合算的。”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金溪建议企业循序渐进实施绿色印刷,先从一些不需投资亦能获利的小事做起,再实施一些投入少、回本快的低费措施,等有了充足的资金再考虑投资一些投入高但长远利益可观的设备。
更多的企业期待获得政府的扶持。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相关人士表示,在优先开展中小学教材绿色印刷工作中,我们期待政府在政策及资金上给予扶持,以减轻印刷企业因使用环保设备、原辅材料而带来的生产成本的提高,让企业绿色印刷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余世班建言:“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充分发挥政策调控和引导作用,加大对获证企业的扶持力度,对获证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财政补贴,最好能按绿色印刷产品的品种数、印刷总量或产值,直接补贴到企业,以调动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的积极性。”
据了解,新闻出版总署、环境保护部正在积极与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协商,研究对教科书印刷企业直接进行补贴的方案。
上游和下游如何贯通
“绿色印刷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上面有出版社,生产中要用设备材料,这些环节都‘绿’了,印刷才能‘绿’。”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任玉成提出如是观点。他说,这一两年来也看到了印刷企业带动的各方面的变化,现在的纸张、设备、油墨供应商都在往绿色上靠。
谈到上下游“绿色”贯通中的具体问题,曹磊提出,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认证过程中发现,不少印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忽略了平版印刷标准对纸张亮白度的要求,“大家认为这个要求太高难以达到”。而纸张亮白度的要求,是来自中小学教材标准的要求。对此,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敏表示,并不是印刷企业不愿贯彻标准要求,而是客户希望纸张越白越好。她说:“我们都知道纸张白度大了增白剂量会增加,污染程度也大。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行动去影响客户,我们也希望通过媒体宣传让客户理解。”
对于绿色印刷产品,印刷厂不只希望上游的出版社提高环保认知度,更希望客户在价格上认可。余世班表示,印刷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对同类产品来说,获证企业在价格方面没有任何优势。朱敏也提道:“绿色印刷产品价格要比普通印刷品高,但有的客户不理解不接受。我们希望上游客户也能理解和支持绿色印刷,不要过度压缩成本,这样才能更有利地推广和发展绿色印刷。我们也希望媒体能更广泛地呼吁读者、出版社有绿色环保印刷的认识,让我们的文化产品在传播知识、信息的同时也能传播绿色的理念。”
绿色印刷不仅需要上游的出版社认同,也需要下游的消费者接受。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印刷复制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终端消费者对绿色印刷的认知度还很低,北京市局将在社会上发放绿色印刷的小册子和台历,在书店设立绿色印刷品专柜,让广大读者能逐渐接受绿色印刷产品。
短评
早认证 早受益
提到印刷企业的绿色认证,不由得想起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提到的汽车行业减排。他说,我国汽车行业过去的排放标准非常低,当初我国制定相当于欧洲2号的汽车排放标准时,汽车界一片非议,大家都说我们实现不了,我们自己心里都有点儿打鼓。但等到后来正式发布标准时,企业的技术进步速度非常快,一些未能及时调整的小企业被淘汰。到现在,我国的汽车排放标准已经相当于欧洲5号。
我国首批获得绿色认证的虽然只有60家印刷企业,但这些先行者必将较早占领绿色印刷市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先机。
不可否认,业内还有不少企业对实施绿色印刷持怀疑和观望态度。但这些企业应该认识到,绿色印刷已经是大势所趋,因为它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人民群众要求,符合产业发展要求。谁先获得认证,谁就会早占领市场;谁主动调整,谁就会发展得更好。(记者 左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