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网讯】随着微信的普及,“朋友圈”成了微商的阵地,各种广告铺天盖地而来。更麻烦的是,有些广告意在“钓鱼”,这其实就是微信版本的传销。这种新型传销与以往的传销有很大的区别,令人防不胜防。为此,警方提醒网民,做微商也需谨慎,小心被拉入传销团伙。
名为代理实为微信传销
前几天,阮小姐想开个网店,她把这个想法发在了微信上,结果马上有热心“朋友”找上门来,建议她作下级“代理”。阮小姐说,对方告诉她,她正在为她的上家“代理”一些奢侈品包包等商品。“她说有两种模式让我选,一种是我从她那边按照一定的价格拿货,然后只要卖出去,赚的都是我的;第二种就是我拉来订单后,从她那边直接发货,等于说我这边不需要经营成本了,当然赚的也就是一个中间价了。”
这样的条件看上去蛮实惠的,令阮小姐很动心,但接下来对方的一席话引起了她的警惕:对方告诉她,要加盟必须先交一笔钱,大概1000多元。以后她发展下级“代理”,发展越多,加盟费的提成以及商品出售后的差价就能赚饱。阮小姐说,这事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头,开始以为是遇到了骗子,但网上查询后,感觉更像是微信传销。
部分微信营销形似传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广告——“企业微信营销月入百万”。看上去挺诱人,其实就是一个“坑”。在微信时代,微商一直就被各种争议所包围,这是其营销方式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及缺乏监管造成的。
微商的问题不少,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虚假式推广,产品功能、质检报告、成交记录等都有可能伪造,一切都是为了给人一种势头很好的印象;第二种就是病毒式传播,发展手段就跟传销差不多,重点不在商品有多好而在下线有多少;三是杀熟式经营,微商总是拿身边人开刀。
“判断是不是传销,关键要看它的赢利模式,是不是金字塔式的,是不是靠发展下线、拉人头来赚钱。”民警说,与传统的传销相比,微信传销之所以难发现,在于它的模糊性。简单地说,就是在深渊边跳舞,没过界就是正常经营,过界了就变成传销了。
微信营销监管应创新
今年3月12日,全国首例利用微信为幌子和平台的传销案被南京警方破获。这起案件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作为新兴事物的微商到底该如何管理,方能最大限度地杜绝微信传销的出现?
有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微信传销实则击中了监管的软肋。目前大部分的微商属于个人卖家,既没办理工商登记亦无固定经营场所,不但在经营上无法监管,即便出现上下线买卖纠纷也难以界定。所以,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今后除了传销外,微信上假冒伪劣、欺诈等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考虑到微信交易的特殊性,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源头上着手,微信作为提供服务的平台应该负有治理的责任。其次,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有所作为,尤其是工商部门要把微商纳入监管范围。此外,公安部门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知识普及,让网友学会辨别各类微信犯罪,以便于形成警民共防的战线。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完善相关法律,因为法律的缺位让各方面在打击微信传销的过程中遇到瓶颈。
印联责编: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