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印联传媒–焦点关注

从唯品会“口水仗”看跨境电商生存难题

时间:2015-04-20 16:03:09来源:印联传媒

  【印联传媒网讯】唯品会旗下乐蜂网涉嫌走私售假一事尚未平息,4月17日,聚美优品高级副总裁刘惠璞微博“炮轰”唯品会涉嫌售假、抄袭聚美海外购页面,包括产品介绍、文案详情、模特头像及品牌授权文件等,并亮出了聚美与韩国方面签署的独家授权合同。唯品会副总裁冯佳路则回应称,此次出现的页面问题,是唯品会对供应商提供的页面设计审核不严格造成的,但产品都是合法的正品。

 

唯品会“口水仗”看跨境电商生存难题

  这场“口水战”使得目前跨境电商生存链条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更加凸显。鼎堃跨境电商俱乐部创始人徐鼎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很多跨境电商销售的产品,其实是国货“一日游”后的产物,对于一些海外源头品牌商来说,为了保证品牌信誉和供货链,并不愿意与电商渠道合作。

  业内:不掺假赚不了钱

  唯品会最近可谓麻烦不断。对于冯佳路的回应,刘惠璞坚持认为唯品会疑似售假,因为“聚美与韩国方面签署的是独家授权合同”,并要求唯品会直接贴授权书。对此,唯品会并未给出任何回应。值得一提的是,这起风波距离唯品乐蜂网被查涉嫌售假刚刚过去不到一周。

  一直以来,美妆电商所售卖化妆品的“真实身份”备受质疑,因电商一再“打破底价”的做法,使得多数进口美肤用品的售价甚至可低至专柜价格的2折。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对多个电商网站化妆品来源进行检验和回溯调查的结果,未获授权的走私货和高仿化妆品占据了美妆电商的绝大多数。该报道称,今年初,美国彩妆品牌玫琳凯曾特别委托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对多个购物网站上售卖的玫琳凯产品进行抽样购买和检验,结果显示49%为假冒产品。

  即便是保税区模式,似乎也难以避免假货的出现。徐鼎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过去很多跨境电商销售的产品,其实是国货“一日游”后的产物。现在也或多或少会存在“保税区一日游”偷梁换柱的情况,通过转运的运输公司整集装箱运输到国外,然后再从国外正常程序弄到国内保税区转一圈“洗白”。

  去年以来,陆续推进的跨境保税进口试点城市,为海淘代购开辟了一条阳光大道。各大跨境电商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相继宣布获得融资,并投入大量资金抢占市场。但表面繁华的跨境电商依然面临“货源真假”的难题。去年9月,跨境母婴电商蜜芽宝贝因其销售的玛格罗兰品牌儿童手推车为假货而陷入信任危机。

  “通关之后的文件不可能每份都查验,在正品中混假货成为经销商喜欢使用的手段,因为按照目前的售价,不掺假谁也赚不了钱。”一位电商人士对此直言。

  面临正品授权难题

  政策“风口”让跨境电商由原来“个人海淘+代购”的小打小闹,升级为大规模作业模式。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在3万亿元左右。其中,跨境零售额约3000亿元。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已经超过5000家,企业超过20万家。其中,80%的企业来自广州、宁波等有传统外贸基础的地区。

  但跨境电商采货方式上的风险依然存在。从业务形态来看,跨境电商事关国外和国内两段,采货方式无非是两种:第一种是直接派人在国外采货发往国内,这种方式供应链端都在海外,渠道杂乱,在一些紧俏又易仿的商品上,容易出现漏洞而真假难辨,有的甚至就是国内的假货,报关单也存在造假现象。此外还存在走私品,俗称“水货”。

  第二种便是获得品牌授权,这种方式最能够保证正品,但面临海外品牌商不愿直接授权国内电商渠道的困境,还有些品牌为了防止串货和纠纷,每个渠道只允许与一家供应商合作。

  对此,徐鼎鑫透露,这是因为海外源头品牌商并不愿意电商渠道破坏品牌信誉和供应链。

  此外,业内普遍担心,虽然目前正在运行的跨境电商进口试点进展顺利,但随着跨境业务的不断扩大,如果没有更加严厉的跨境监管措施,将会使跨境保税进口面临巨大挑战。跨境进口的试点平台都以政府信用作为背书,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安全事件或造假事件,将会对政府平台的公信力产生影响,也会影响跨境保税进口企业的信誉。

 

责任编辑:魏盼盼

印联独家